孙中山与吴稚晖

徐霞梅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后称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孙中山领导“起共和而终帝制”的辛亥革命,缔造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创建了中国国民党。

吴稚晖(1865.3——1953.10),江苏武进雪堰桥人。原名朓,又名敬恒,字稚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革命家、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辅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智囊人物,中华民国的开国元老之一。

孙中山是广东人,吴稚晖是江苏人。广东江苏相距一千多公里,素昧平生的孙中山和吴稚晖,怀着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实现民主共和的宏大抱负而相识相知,成了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结下了始终不渝的革命情谊。

 

 

一、晚清时代造就的民主革命斗士

 

19世纪60年代,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政府,1840年和1856年的两次鸦片战争、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加上帝国主义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法社会和小农、小手工业经济被破坏瓦解,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更是将屡遭重创的清政府推上了衰亡之路。

连年战祸,受害最深的还是平民百姓。同为农家子弟的孙中山和吴稚晖,都出生于充满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的晚清时代。孙中山6岁,就跟着姐姐孙妙茜上山割草、拾柴或到塘边捞猪饲料,有时还跟随外祖父杨胜辉驾船出海取蚝,15岁才有鞋子穿。[1]吴稚晖6岁丧母,吴家贫寒,无以为殓,借得邻居钱氏铜钱20千,始能买棺,棺中石灰不足,下层衬以稻草。外祖母陈太夫人将吴稚晖和4岁的大妹美宜带回无锡江尖家中扶养。[2]吴稚晖忆起少时生活:

“十五六岁,处境骤窘,往往断炊。夜卧绳床,老被寒如铁,外祖母年迈不胜寒。”[3]贫困和苦难,使他们从小就拥有改变命运的迫切性,于是发奋苦读,祈望“学而优则仕”,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1871年,孙中山在兄长孙眉资助下,先后在檀香山茂宜岛盘罗河学校,英国基督教监理会主办的意奥兰尼男子中学、高级中学,奥阿厚书院,香港中央书院读书,后考入南华医校(今广州中山医学院)、香港雅丽医校(今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在澳门镜湖中医院挂牌行医。吴稚晖则饱读经书,考中秀才、举人,并以教书为生,生活也逐渐得以改善。

但他们都不是安于小家的等闲之辈,而是胸怀富民强国大志的爱国者,都曾寄希望于统治者的明智。

1894年2月,孙中山抱着“冀万乘之尊或一垂听,政府之成可奋起”的希望,在8000余字的《国事陈情书》中,阐述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治国之大本”的治国理念,强调:“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行,而患无行之人;方今中国之不振,固患于能行之人少,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4]并与好友陆皓东同赴天津,通过同乡郑观应的介绍,由盛宣怀出面推荐给李鸿章,却遭到了漠视。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与日本签下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各阶层的愤慨。忧国忧民的吴稚晖,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1898年正月,吴稚晖在北京彰仪门外,拦住了左都御史瞿鸿禨坐的轿子,递上建议光绪皇帝实施变法的3000字折子,瞿鸿禨则敷衍了事。

孙中山和吴稚晖都意识到,清政府不仅病入膏肓,而且还讳疾忌医。改变国运,唯有革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挽救危局;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宗旨。[5]

吴稚晖希望通过教育救国,提高国民素质,以振兴中华。

 

 

二、相识相知

 

1901年,吴稚晖赴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与中国留学生钮永建、胡汉民同住在“神田区明凌馆”。

有一天,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农科的安徽人程家柽、湖北人吴禄贞约吴稚晖和钮永建到横滨去看孙文。(1911年10月,同盟会会员吴禄贞在石家庄遇刺身亡,1914年,同盟会会员程家柽因多次刺杀袁世凯,在北京英勇就义。)听说去看孙文,吴稚晖大吃一惊,因为清政府每次在报纸上提到孙文,都在“文”字旁边加三点水,写成“孙汶”,意为“江洋大盗”。所以吴稚晖就说:“梁启超我还不想去看呐,何况是孙文!有啥看头!”三人也不强辩,临走约吴稚晖晚上到浅草上野公园“精养轩”共进晚餐。晚餐时,吴稚晖问:“孙文的状貌,是不是像八蜡庙里的大王爷爷般魁梧奇伟?”钮永建说:“你错了,孙文是个书生,我生平从未见过有第二个人像他那样,气度温和端正得很。”程家柽反问吴稚晖:“你不相信他是革命领袖么?”吴稚晖又问:“与梁启超相比如何?”程家柽摇摇头说:“梁启超是书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钮永建说:“你没有看到孙文,看见了,一定出于你的意料之外。”听这么一说,吴稚晖便暗暗思忖,兴许孙文的资格在洪秀全之上,也可能是个刘秀、邓禹般的人物。

1902年6月,因自费留学生蔡锷等9人欲进日本成城学校学习军事,清政府惟恐汉族学生学习军事后反清,所以驻日公使蔡钧百般阻遏。具有功名的吴稚晖在留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望,9名学生请他出面疏通,于是吴稚晖就写了封措词恳切的信给蔡钧,岂料蔡钧非但不允,还要日本警察将吴稚晖和前去求见他的学生,以妨碍治安罪扣押和递解回国。愤怒不已的吴稚晖写下绝命书,决心跳海以死抗争。被救后回到上海,与蔡元培章太炎等创立“爱国学社”,在“张园”发表反清演说,创办《苏报》,继续宣传反清革命。1903年,清政府以“倡言革命,煽动谋逆”为由,抓捕《苏报》人员。经同乡陆尔奎、庄永宽的资助,吴稚晖逃往伦敦。在语言不通、经济窘迫的困境中,吴稚晖还经常关心和帮助中国留学生,在华侨和留学生中名望很高。

1905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孙中山抵达伦敦后,即慕名造访吴稚晖。虽是首次见面,但两人排满反清志向相同,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翌日,吴稚晖前往伦敦西城肯星敦回访孙中山,一起参观大英博物馆,同去拜访孙中山老师康德黎夫妇,并在康德黎家中用餐,临走时孙中山还拜托康德黎夫妇今后多多关照吴稚晖。

是年冬天,吴稚晖在伦敦参加了同盟会,成了孙中山早期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

 

 

三、精诚相随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赴美国7次之多,革命经费大部分由在美华侨捐赠。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亦源于美国。孙中山向吴稚晖阐述了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学说,亨利·乔治(Henry.George)单一税制的主张,威廉(Dr.MauriceWilliam)的民生史观,指出只有走美国式的民主立宪道路,中国才有希望。

孙中山以美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三权分立宪法为基础,融入了中国古代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参考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西斯罗主张的弹劾权,从而创立了以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为核心理念的五权宪法,希望创立五权分工合作的新政府制度。

孙中山集美、英、法等国家的民主共和思想之大成,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使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吴稚晖,对中国的未来不能不作一番深思。在法国创办的期刊《新世纪》第121号发表的《我是少年》一文中,吴稚晖将无政府主义的实现分为两步:第一步“改良支那之革命”即共和革命,第二步才是无政府革命。在实现无政府社会之前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必须先实行资产阶级革命,然后才可能实现无政府主义的世界大同。

他们互通信函,共议中国未来,革命情谊日趋深厚。在以后的革命的关键时刻,年长孙中山一岁的吴稚晖总是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支持和维护孙中山在革命党内的领袖地位。

1909年,独居伦敦多年的吴稚晖,为节省两地开支和解决儿女的教育问题,向张静江、李石曾各借300元,让夫人袁庆云携一双儿女乘坐日本“博德丸”海轮前往伦敦,5月7日(农历三月十八日)那天,巧遇在新加坡上船、同乘“博德丸”日轮赴巴黎的孙中山。旅途中,孙中山十分关心吴稚晖家属。船到马赛后,孙中山登岸住进巴黎世界社,即写信给吴稚晖,信中说:“别后事故,千绪万端,非笔墨所能罄,常俟迟日到伦敦面谈一切,尊夫人等此时想已安抵英京矣。”

吴稚晖家眷于6月26日抵达伦敦。女儿吴芙和儿子吴详即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同年8月,孙中山到达伦敦,即前往吴稚晖家探访。在此期间,孙中山几乎每天都去吴家,共商革命大事,谈得晚了,就留宿吴家,就餐时,品尝着吴夫人亲手烹饪的无锡风味的菜肴,连称“难得难得”。对于为革命到处奔走、四海为家的孙中山来说,这一切都让他备感温馨,孙中山发自肺腑地说:“有如归家之感。”

在此期间,两人还萌生了统一中国语音的意愿。孙中山说的是广东话,吴稚晖自幼在无锡长大,讲的一口无锡话,各自的方言给交流带来了很多不便。孙中山说:“汕头与广州虽同属广东省,但因读音不同,两地人民在海外经商者,有时反藉英语交谈。”

吴稚晖也说:“不管那四百只耳朵,是哪地的耳朵,我吴稚晖一张嘴,只喊出吴稚晖的无锡音;则闻者自无反应,亦难共鸣。”[6]

于是他们认为社会进步,主要是通过说话进行交流,中国地域宽广、民族多、方言多,造成中国语音多元化,没有共同的语音,都极为不便。

为了交流方便,孙中山和吴稚晖之间也就说起了中国八大语系中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的北京话。当时民间称国语为官话,孙中山讲的是广东官话,吴稚晖讲的是无锡官话。尽管他们讲的国语音调不尽标准,但用于彼此交流以及演讲时,显然要比各自方言的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孙中山和吴稚晖都认为“语音异”无疑是文化发展、社会前进、民族团结、政令传播的重大障碍。使同胞之间的语言交流顺畅,精神团结融洽,就必须将各地域的方言集中统一为“语同音”。而全中国人都能听懂、都能讲的语言,莫过于国语了。

两人就统一中国汉语读音不仅达成了共识,更是为我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语音改革运动提出了最初的设想,而且吴稚晖为统一中国语音奋斗了一辈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于11月11日,由纽约抵达伦敦,住佛里街萨福伊旅馆。旋访吴稚晖,未遇,留函约晤。内谓:“弟今午从美抵英,行动主极端秘密。今晚8点到访,闻先生与张君出外,不遇为怅。明晚此时(8点)再来访,请一候为幸。”[7]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