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仲回忆录手稿中的抗战

许京生

    中国国家图书馆档案室收藏有1919年至1949年间的历史档案1034件,共2244页,其中大部分是图书馆行政文书、业务档案,有少部分接收自国民政府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珍贵文献。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笔者在整理国家图书馆馆藏档案时发现编号为“1959-058-综合6-001”的档案,实为民国将领孙连仲的手稿,现对手稿的基本情况和所记述的有关抗战事件略述如下。

 

 

孙连仲其人

 

孙连仲,1893年生于河北省雄县龙湾村,乳名席儒,后改名连仲,字仿鲁。孙家有田产400余亩,还有一些钱庄和粮行的生意。孙父在他4岁时去世,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和哥哥操持。“余家本属小康,生活虽不怎样富裕,但亦不愁吃,不愁穿,所以在家时很偷懒,是一个倒了油瓶都不扶的人……”〔(5)手稿随记页码〕①

1913年,孙连仲在未征得母亲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到县城应募,怀着报效国家的情怀参加了北洋军阀部队。曾参加反对张勋复辟、两次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围剿苏区红军和参加抗战。军职从班长到师长,直到国民党二级上将。抗战开始后,孙连仲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一、第五战区副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司令。第二集团军是台儿庄战役的主力部队。孙连仲因台儿庄战役的卓著战功晋升二级上将。除了台儿庄战役,抗战期间孙连仲还参加过武汉会战、豫南会战、石牌会战、常德会战等大小战役30余次,战功卓著。

1945年10月10日,时任十一战区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孙连仲作为平津区受降主官,在故宫太和殿接受日军投降。1948年春,孙连仲调任南京政府卫戍区总司令,后又改任“总统府”上将参军长。1949年蒋介石辞职,孙随即辞职,并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上将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去世。

孙连仲反对张勋复辟,严于治军,爱护百姓,坚决抗日,这些人物特性在手稿中均得到体现。

 

 

孙连仲手稿概况及来源

 

一、手稿作者的判定

此次发现的手稿原无题名,亦无署名,正文大部分用毛笔写于红栏信笺上,小部分写于普通白纸。稿件圈改批注较多,一些批注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手稿篇幅不长,共计257页,没有章节和序号,但有大标题和小标题。大标题写在小纸条上夹在相应位置,共有35个,如“调升正目初次识冯”“马厂誓师”“常德练兵”“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西安解围”“兼摄甘政”“中原大战”“西安事变与庐山训练团”“北上抗日”等;小标题共计74个,如:“第一次见冯”“泸州之战”“张勋复辟”“总理组军政府”“冯任湘西镇守使”“北上识于季龙”“首都革命”“余主杀溥仪”“炮旅之训练”“兵权被消”“火车出险”“攻克凉州”“俘欧阳师长”等。文字表述平实直白。

1962年,为庆贺孙连仲70岁寿诞,其友人吴延环②编辑了纪念册《孙连仲回忆录》,同年在台湾出版。经与该书内容进行比对,国家图书馆馆藏手稿内容与孙连仲生平事迹相吻合,全文以第一人称写成,属自传体裁。因此推测为孙连仲所著,是其回忆录手稿。

 

 

二、孙连仲手稿概况

     手稿从1913年作者离家进城应募,一直写到北上抗日结束。民国30余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记述,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两次直奉大战、北伐战争、国民党对江西红军的围剿、西安事变等。手稿涉及人物众多,民国重要历史人物在手稿中均有所涉及,对研究民国历史和抗战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部手稿未及出版,孙连仲就调职南京,一年后孙连仲即随蒋介石赴台。手稿没有写作时间,从稿件内容上看,从投军写到抗战,有许多修改之处,并非写于一时一地。手稿大约写于1945年10月到1947年12月期间,这一时期,孙连仲先任华北省政府主席,后因第十一战区取消,改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直至改任国民党政府卫戍区总司令,离京(南京)南下。此时抗战胜利,内战又起,他无心主政,极有可能利用闲暇时间写作回忆录。与本件手稿同时发现的孙连仲著的《第十一战区与八年抗战》等文章也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三、孙连仲手稿的来源

此次发现的孙连仲手稿隐没于国家图书馆档案中长达60余年,该手稿与图书馆业务、图书馆事业并无关系,但又是如何进入国家图书馆档案系统的呢?手稿入藏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捐赠,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接收的旧政权档案资料。国家图书馆在其前身为京师图书馆时期就建立了捐赠制度,有完备的相关规定和接收手续,但现存档案中并未发现任何有关接收孙连仲手稿的手续和文字资料,因此孙连仲手稿不太可能来自捐赠,而极有可能来自旧政权档案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曾接收一批国民政府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敌伪档案、外交档案、文物档案。经检查后,有明确归属的档案移交给有关部门,归属不明确的暂时封存。“我馆现存的旧档案,因接收时系与大批图书混在一起交接的,多年来限于空间和人手,一直原封未动与许多图书借地存放,未有整理。”③直到1960年至1961年,图书馆才集中部分人力将暂存的档案作进一步整理,从中选择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立卷归档。抗战胜利后孙连仲任河北省政府主席、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地点在北平和保定,1947年调南京任职,匆忙之中或有可能将手稿等个人文件遗留在办公地点,混杂于旧政权文献资料中,被政府接收并移送国图收藏。孙连仲手稿没有署名,又不是行政公文,属于归属不明确的文字资料,所以未经移交,后由图书馆整理归档④,根据其内容及性质,归入国家图书馆档案综合卷中。

 

 

孙连仲手稿对抗战有关事件的记述

 

    孙连仲手稿通过对抗战重大事件和战役的记述清楚地反映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

一、抗战初期的战事

“七七事变”爆发前,孙连仲在庐山参加蒋介石的庐山暑期训练团,任团副兼第一总队队长,培训“剿共”和抗日干部。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召见了孙连仲,指示其迅速返回防区并北上抗日。“本部为首先奉令之参战部队,星夜赶回,当电令各师不待余回防即行开拔……”(229)

孙连仲奉命开赴抗战前线的消息,被日本间谍查获,日军立即派飞机进行轰炸。“余至汉口乘车北上,为日寇侦知,车至顺德,敌机低空扫射,死伤多人,实则余因事在鸡公山下车,改乘专车,而日寇不知也。”(229)孙连仲幸免于难。

孙连仲率领所部从汉口乘平汉线列车赴信阳防地,“召集全军高级军官,说明日本蓄意侵华已久,现国家以(已)至最后关头,吾人必须以全力报效国家,挽救危局一(以)尽军人天职。”⑤随即率三十军全部即第27师冯安邦、第30师张金照、第31师池峰城所部北上。北上途中曾接到宋哲元的电报,劝其暂缓北进,将部队停于河南彰德以免刺激日军,致使战局更加扩大。事关重大,孙连仲不敢私自做主,经请示蒋介石,获准后,继续北上。“宋哲元(原文缺元)电阻余勿入冀省,后又只准停驻石家庄以南,时局吃紧,几经交涉,始至保定以北驻防”。(231)

7月18日,孙连仲率部队抵达保定,指挥部设在育德中学。“平津沦陷后,二十九军南退,本路星夜由保定北调,与敌遇于琉璃河、房山一带,展开激烈战斗,我军奋勇杀敌,以一当十,将野外之高粱均编织成纵横之篱,以阻塞敌骑兵活动,有一士兵藏于石桥下,待敌坦克经过时以手榴弹将其炸毁”(233),士兵步兵用排枪击落敌机,敌机坠毁在日军阵地,“我军派人夜入敌阵,割其机翼之日徽而归”(234)等,手稿还记载了破获日本在保定经营了30多年的间谍组织等事件。

孙连仲所部31师池峰城部,在平顶山战事尤烈,“第一日一团守一山顶,被敌大炮轰击,死伤殆尽,次日派两营又尽,第三日派一营,最后派一排即可。因势(士)气旺而经验差,不能沉着应战,故有许多无谓牺牲耳。后敌在右翼冯占海部防地强渡过河,直逼平汉路,我乃退至涿州,并予敌重创。前后计战四十余日,获战利品无数……”(235)孙连仲撤出河北后,在晋东旧关与敌遭遇,旧关地处太行山中段,又名故关,史称井陉关,位于晋冀咽喉和通京大道,是著名的险关要隘,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役“激战四十余日,敌十七、十八连队被我消灭殆尽,联队长鲤登少将亦被击毙,获战利品无数,并送洛阳展览”之后,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孙连仲真实记录了抗战初期的战争态势:“敌以五十万兵力分两路,一路长驱南下入豫直捣武汉,一路直迫晋陕,危险尤甚。而敌计不出此,在保定未进,正犯逐渐使用兵力之误,而大言‘与中国作战须降至联队为单位’,‘三个月解决中国事端’。”(236)随后,孙连仲率部在晋南据守,后又调往许昌整训补充兵员,经过补充和休整后调徐州参加徐州会战。

 

二、台儿庄大捷

1938年1月,津浦线战事紧急,孙连仲奉命由山西临汾调至台儿庄驻防,归第5战区指挥。3月20日,日军第10师团矶谷廉介部占领滕县后,以濑谷旅团为主力,沿台枣支路挺进,预想把台儿庄作为攻取徐州的据点。“此时敌板垣师团沿临枣支路直下,余令三十一师担住正面,遇敌即退,彼诱至台儿庄附近而歼灭之,几经接战,一切均在按预定计划进行,将敌包围,唯敌之自信力颇强,决不承认先败,后退一步,乃继续增援”。(239)

日寇“计板垣、矶谷两师团,重炮队24,山野炮百余门,战车50余辆,飞机多架,化学兵一队,实力极雄厚,我仅有三师一旅,重炮三门,野炮十门,战事防御炮三门,我三十一师守台儿庄及车站正面,二十七师独立44旅在外围作运动战。三十师为预备队,后亦全部参战。台儿庄被敌攻入,乃发生巷战,断壁残垣悉成堡垒,一室一屋均成敌我争夺之目标,战事之惨烈,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239)

“由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巷战两星期之久敌未前进一步,我外围部队逐渐将包围圈缩小,敌主力乃狼狈退窜。”(240)

台儿庄战役从3月初开始到4月初结束,共歼敌板垣、矶谷两师团3万余人,开创了抗战以来的一次空前胜利。“获战车二十一,马万余匹,各种战利品堆积如山,此役虽有一士兵睡于碉楼上,醒见敌战车一辆,停于楼下,将顶盖揭开乘凉,乃以炸弹一枚投入,而炸毁之,亦战争中一轶事也。”(240)抗击日本侵略者是孙连仲军旅生涯的主要功绩。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