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

林治波

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军汉口广播电台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

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其消灭。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同时缴获大量军事文件和军用地图,收到极大战果。

张自忠总司令,字荩忱,卢沟桥事件爆发时,是天津市长兼当地中国军第三十八师师长,性格温厚,威望极高。中国事变爆发以来,如此高级的指挥官战死,这是第一个。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

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获此消息,极感震惊,连夜致电第五战区查询:

现谣传张总司令战死,情况究竟如何?请速回电告知。

第五战区复电答称:

自删日(15日)以后即失去联络,情况不明,现正积极查询。

18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再电重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证实第三十三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确于16日战死在宜城南瓜店沟沿一带。

将星殒落,三军折柱。蒋介石深为张自忠的忠勇所感,震惊、悲痛之余,急电前线,告谕官兵:

顷悉荩忱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壮烈阵亡,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荩忱忠贞英勇,牺牲成仁,本其素志,光荣一死,炳耀千秋!惟在此抗战中途,将星忽殒,使国家遽失长城,损失过大,其何以堪?此中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袍泽,不禁悲痛无已者也!至荩忱尽瘁抗日,功在国家,所有表扬抚恤诸事,自当从详拟订,呈请国府明令施行。其所部,请代中善为抚慰,务继荩忱总司令之遗志,益加儆奋,俾得复仇雪耻,完成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慰其在天之灵,是所切望!闻耗仓猝,未能尽意。现荩忱遗体,已否寻得运回?其阵亡详情,均盼详报。

此电发出后,蒋介石焦急等待第五战区答复,19日一天却未见五战区复电。20日,蒋介石再电李宗仁,询问张自忠遗体下落,电曰:

张荩忱同志遗体究有寻获否?战争胜负,兵家之常,无足为虑;而忠烈遗骸,如不觅得,实为我全军上下终身之遗憾无穷,特望注意。

当日,李宗仁复电告知,已派军将张总司令遗体抢回,并拟于近日运往重庆。

抗战以来,以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为第一人。

 

 

视死如归

 

张自忠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他生前留下的并不多的言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恐怕莫过于“死”了。

在给弟弟自明的信中,他说:“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在对部下训话时,他说:“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在与孙连仲谈话时,也表示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谈来说去,离不开一个“死”字。

的确,古往今来,生与死都一直是对军人的最大考验。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如果不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军人,更不可能成就轰轰烈烈的功业。在同部属的谈话中,张自忠曾就生与死的问题作了阐释,他说:“人生平均年龄不过五十左右,事业之成就与否亦唯五十左右而定。故吾人应知努力之时机倏忽即逝,倘不急起直追,则必遗害终身,永成憾事。即令终老一生,但最后亦不免一死,与其庸碌而死,当不如轰轰烈烈建立一番事业。既有裨于国家,复获显贵之名誉,则虽死不死矣。”这是何等精辟的见解!

正是在这种生死观的支配下,张自忠每战必留遗嘱,抱定必死之心,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大家既为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所鼓舞,也为他的生命安危而担忧。为此,他的苏联炮兵顾问劝他说:“高级统帅,不宜过分靠前。欧战那样激烈,总司令进至山炮射程以内,尚无所闻。”李宗仁也曾不止一次地劝告过他,但张自忠依然故我。一直跟随张自忠的手枪营营长杜兰哲再也按捺不住,毅然上书进谏说:设官分职,各有专责。一个指挥大军的兵团总司令,应该运筹帷幄,掌握全盘,决不应该带领少数人到第一线与敌人拼命。否则,对整个战局和国家的安危都是十分不利的。

翌日,杜营长又找到张自忠,含泪哭谏,直讲得涕泗横流,泣不成声。张自忠也被这至诚的情义感动得落下眼泪。他动情地对杜营长说:“你的建议是对的,但我有我的想法,日本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我们中国人太怕死了。如果我们不怕死,他们怎么敢为所欲为?所以,我想以自己的行动乃至头颅和生命激励人民战胜日本。我死了,总司令有人当,怕什么?不要哭了,也不要再说了,你的心意我很理解。”

1940年4月5日从四川传来一个噩耗:张自忠的老上级、原二十九军军长、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一代爱国名将宋哲元将军在绵阳病逝。

张、宋二人是多年的患难之交,情谊极深。宋将军的死,使张自忠失去一位可敬的长官,也痛失一位兄长和知己。尤其宋将军是在郁郁不得志的困境中含恨而逝,更令张自忠思之怆然。

4月17日是为宋将军出殡的日子。张自忠、冯治安率领三十三集团军主要将领,专程由鄂北前线赶赴四川绵阳送殡。追悼仪式上,他与冯治安、刘汝明联名为宋将军敬献挽联:

率全军哭我公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感知己报祖国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

这副挽联准确地表达了张自忠此时此刻的心情。返防后,他又率领三十三集团军全体官兵,为宋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后,他致信冯治安说:

佟(麟阁)、赵(登禹)死于南苑,宋又死于四川,只余你我与刘(汝明)、石(友三)数人矣。我等不知几时也要永别。我等应即下一决心,趁未死之先,决为国家、民族尽最大努力,不死不已!如此就是死后遇于冥途,亦必欢欣鼓舞,毫无愧怍。

这表明,宋哲元的去世,更进一步坚定了张自忠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决心。

一个人,当他决心赴死之时,一切困难与艰险均不在话下,所有烦扰和忧虑也均可置之度外;惟独有一样割舍不下,就是对亲人的思念。

自从1937年9月张自忠在天津与家人离别后,再也未能与他们相见。1939年春,张自忠的家人已由天津迁往上海。同年5月随枣战役期间,张自忠的结盟兄弟沈克由上海赴重庆途经湖北时,来到襄东前线看望他。两人相见甚欢,倾谈了三个晚上。临别时,他特别嘱咐沈克:“你回去后一定叫你的义女廉云到前方来看看我,千万记着叫她来看看我。”

1940年年初,他给廉云、廉瑜写了一封亲笔信。此信原件已佚失,但廉瑜至今仍能记起信中最后的几句话:“大时代的女孩子,应求知识,求经济独立,不要像你们哥哥那样,做衣裳架子。”这是张自忠生前留给两位女孩的最后几句话,被她们视为宝贵的遗嘱。

4月1日,张自忠又致信自明说:“近来虽困苦点,但精神上却十二分快慰,身体也好,一切一切均好。惟近来思家之心极切,尤其是万分想念吾母。每想及此,不觉就非常难过。”

4月15日,张自明通过三十三集团军驻上海秘密办事处电台与张自忠联系,准备带廉云和廉瑜赴湖北前线看望他。正待动身之际,忽接张自忠复电:“删电悉。待一个月后与瑜、云一同来可也。”

张自明明白,前线又要打大仗了,只好推迟行期。岂料,这一推,使他们永远失去了与张自忠相见的机会!

 

 

又一场恶战

 

1940年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是迅速解决“中国事变”。为此,他们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在实行政治诱降的同时,辅之以军事压力。

旨在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的“宜昌作战”(中方称“枣宜会战”)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动的。促使日军发动该役的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其一,1940年希特勒以闪电战袭击北欧,一举成功。此举使日本军阀深受刺激,也为之鼓舞,颇欲在中国战场也有一番作为。

其二,中国军队的冬季攻势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尤其是第五战区,攻势猛烈,对华中日军大本营武汉威胁极大,因此日军急欲实施报复作战。

为纪念日本天皇生日(即4月29日天长节),日军将战役安排在4月下旬至5月初发起。投入的兵力为4个师团、1个混成旅团、6个支队、4个大队、1个飞行集团和若干特种部队,共15万人,由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统一指挥。战役计划是先将襄河东岸五战区部队包围歼灭于枣阳地区;尔后推进至襄河西岸,将五战区主力部队歼灭于宜昌附近。

尽管日军的集结十分隐秘,但五战区对敌之企图已基本掌握,并制订了相应的应敌方略:

以一部取正面分路挺进敌后方,扰袭敌主力,相机先发制敌于枣阳以东或荆门、当阳以南地区,与敌决战。

张自忠右翼兵团的任务是担任襄河河防及大洪山之守备。其中,以一部兵力固守襄河西岸阵地,巩固大洪山南侧各隘路;将主力配置于襄河东岸长寿店以北地区,以迎击敌人的进攻。

4月中下旬,中日两军均已布置就绪,比随枣会战规模更大的又一场恶战即将展开。

 

两封绝命书

 

5月1日,日军兵分三路向襄河东岸五战区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枣宜会战”正式开始。右翼兵团当面之敌系冬季攻势中的老对手—日军第十三师团,师团长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二十期的田中静一中将。1日下午,该师团在20多辆坦克和4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由钟祥北进,向襄河东岸我右翼兵团长寿店阵地发起猛攻;日军第三师团同时从信阳南下,企图对我军形成夹击。

针对日军企图,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

同日,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尽忠报国: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张自忠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可谓发自肺腑,字字千钧。

在日军强大火力攻击下,我军长寿店阵地于5月3日被敌突破。日军第十三师团继续北上。4日,北路日军第三师团攻占泌阳。第三十九师团和池田支队则从随县开始发动正面攻击,战事更趋激烈。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