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执着追随者杨赓笙

李松凌


杨赓笙


1924年杨赓笙参加天津各界欢迎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1938年杨赓笙(右)与李烈钧(中)

湖口首义 功勋永存

  杨赓笙,号咽冰,生于1869年,祖籍江西省湖口县三里乡上杨村。杨赓笙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2岁就读完了《十三经》,特别赞赏《孟子》中的“民为贵”之说。18岁中秀才。他中举之后,接触社会看到朝廷腐败,官场丑恶,社会黑暗,无心再去进一步应考攀升,于是就投身民主革命,是江西最早参加同盟会的会员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之后,孙中山为了加强江西的革命力量,派杨赓笙回家乡开展工作。杨赓笙回江西后,出任省议员,与江西都督、他的同乡李烈钧合作共事。杨、李二人对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靠玩弄权术当上大总统的袁世凯之野心,早有察觉和斗争。袁世凯也把他们视为政敌。1913年6月9日,袁世凯悍然下令免去李烈钧江西都督职务,杨赓笙也遭受迫害。李烈钧离开江西前去上海与孙中山会商对策。杨赓笙则返回湖口,秘密筹划起兵讨袁的准备工作。
  杨赓笙回到湖口之后,召集当地水巡总督及下属连级以上军官会议,说明讨袁的意义,做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工作。会议取得积极效果,决定:首先要加固炮台,添购炮弹;其次要修筑兵营,以便军队屯驻;同时招募敢死队,扩充、壮大军事实力。但是工作一开始就碰到一个最大的困难,没有经费。
  杨赓笙曾向李烈钧许过诺言:一旦起事,杨某愿毁家纾难。当此紧要关头,杨赓笙决心变卖家产,筹措军饷。他怕夫人洪如宾一时想不通,就先做她的思想工作。洪夫人深明大义,全力支持义举。他们把家中细软变卖一空,又把田产和房屋全部卖掉用作军饷。
  在杨赓笙的影响下,他的亲友也踊跃捐献。他的大女婿张仲西捐赠银洋2000元、粮食2000担。后来,杨赓笙在他的一篇回忆湖口首义讨袁的纪念文章中,这样写道:“赓笙本湖口人,故先生(指李烈钧)在赴沪前嘱回故里筹划一切,作起义准备。桑梓之邦,父老子弟,一经赓笙奔走呼号,咸乐为之助。”
  1913年7月8日,李烈钧从上海回到湖口。第二天一早,杨赓笙陪同李烈钧视察了炮台、营房和屯粮,李烈钧十分高兴。当他得知杨赓笙毁家纾难,变卖所有家产用作军饷时,心中十分感动,大加赞许。他说:“杨兄毁家纾难,实为我全军将士之榜样,俟革命成功之日,当为营建新室,以酬大功。”李烈钧就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任命杨赓笙为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通电全国,宣布讨袁。
  起兵之前,决定要发布一篇讨袁檄文,这样做既能做到师出有名,又能鼓舞全军士气,唤起全国人民响应。李烈钧对杨赓笙说:“杨兄是有名才子,这件事就有劳了。”杨赓笙在檄文中写道:“民国肇造以来,凡吾国民莫不欲达真正共和目的。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灭绝人道而暗杀元勋,弁髦约法而擅借巨款。金钱有灵,即舆论公道可收买,禄位无限,任腹心爪牙之把持。近复盛暑兴师,蹂躏赣省,以兵威劫天下,视吾民若寇仇,实有负国民之委托。我国民宜亟起自卫,与天下共击之!”杨赓笙把这篇檄文起名叫《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檄文》,并请李烈钧修改定夺。李烈钧看后说:“杨兄高才,如椽大笔,草撰名篇,足令袁贼丧胆。古人云,笔扫千军,杨兄这篇檄文,胜过千军万马,今日应为杨兄记下头功。”
  湖口起义参与者、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1981年10月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回忆说:“出自杨赓笙手笔的《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檄文》写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使人深受感动。”
  讨伐袁世凯的第一枪在湖口打响。起义初期,士气旺盛,连战皆捷。但是,因为敌众我寡,江南其它数省起义计划又未能如期实现,故终归失败。杨赓笙、李烈钧等湖口起义领导人被袁世凯定为“乱党头子”,悬重金捉拿。杨赓笙在群众的掩护下,死里逃生,免遭劫难。杨赓笙离开湖口时,投石于水,起誓说:“沉石于江,意志如钢,不灭袁贼,誓不还乡。”由于袁世凯的追捕,杨赓笙被迫流亡国外,徐图后举。

流亡海外 办报筹款

  湖口脱险后,杨赓笙只身东渡日本,开始海外流亡生活。到日本后立即去日本朋友头山满家中,向孙中山汇报湖口起义经过和失败原因。孙中山听后一再慰勉,说道:“湖口首义虽然失败,但它以振聋发聩之声,公诸如世。袁氏虽得逞于一时,断难久远,我党发动讨袁,乃为巩固共和,反对专制之义举,必将获胜。湖口首义,虽败犹荣,咽冰先生等人,功莫大焉。”孙中山要求杨赓笙留在东京,协助他改组国民党,并让其担任整顿党务工作秘书长,负责起草党章和日常工作。
  孙中山认为“二次革命”失败最深刻的教训是,国民党内部涣散,战斗力不强。他指出:“党员有类于散沙,无事不立于败衄之地。”因此,孙中山决心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加以整顿,再度讨袁。为了加强党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孙中山提出要把“党员服从党魁”作为一条写进党章。杨赓笙考虑之后,认为“党员服从党魁”提法不妥,建议慎重斟酌。杨赓笙说:“以我之见,不如把‘服从党魁’改为‘服从党纲’为好。”孙中山接受这个修改意见。并称赞咽冰先生大有见地,是他的一字之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凡重要文稿,孙中山常常是跟杨赓笙切磋、商定后再发出。
  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东京精养轩召开大会,正式宣布中华革命党成立。中华革命党对参加者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如党员必须服从党纲、遵守党纪,并规定要在入党宣誓书上打手模,以表决心。时值革命低潮,不少原国民党人心存观望,对是否加入徘徊不定。甚至有一部分人以打手模是封建帮会的做法为借口,不想参加。会场里顿时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面对此情此景,杨赓笙勇敢站出来维护孙中山的权威。他说:“革命政党不能没有革命纪律,没有革命纪律的政党,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这次讨袁失败,就是党内纪律不严所致。在入党誓言书上打手模,是为了加强党员的组织性,表示一个革命者彻底革命的决心,这同封建帮会的做法有本质上的区别。”杨赓笙讲完话之后,咬破手指,带头在宣誓书上连打五个血印指模,以此表示誓灭袁贼。在场的人,都为杨赓笙这一举动所感动。孙中山对杨赓笙称赞不已,亲笔写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一副对联,送给杨赓笙。
  后来,杨赓笙晚年在《八十自寿》的诗作中,满怀深情地追忆这件往事。诗中写道:“八十光阴瞬息过,回首蓬山五指模,一片丹心除汉贼,血痕管比泪痕多。”
  中华革命党成立后,东京总部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14年10月,孙中山派杨赓笙为特使、李守诚为副使,到南洋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具体任务是:第一,组建中华革命党南洋支部,在海外发展和壮大革命势力;第二,创办自己的报刊,向华侨宣传革命的必要性和揭露袁世凯的卖国独裁罪行,同时为国内革命筹募经费。行前,孙中山写了一封信,让杨赓笙带给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邓泽如先生。
  杨赓笙到南洋后,得到邓泽如的大力帮助,很快就建立起中华革命党南洋支部,并创办了《光华日报》和《苏门答腊报》。杨赓笙既是南洋支部的书记长,又是两报的主笔,一身数职,工作夜以继日,辛苦异常。他除了为两报撰写社论外,还用柳茹雪的笔名在两报上发表长篇小说《双心史》,揭露袁世凯祸国殃民的罪行。小说逐日连载,大受欢迎,风靡南洋。
  杨赓笙在积极开展党务活动、创办报纸的同时,也认真去完成孙中山给他的筹募革命经费的任务。由于他的努力奔波,再加上孙中山在南洋华侨中的威望和影响,很快就募集到了可观的经费。
  1915年12月,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起义讨袁,组成护国军政府。随后,杨赓笙奉孙中山之命,将在南洋筹募的大批经费亲自送到云南。这笔巨款对于护国军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因此,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率全体部属远迎郊外,并在昆明五华山光复楼设盛宴欢迎。蔡锷首先在席间致欢迎词说:“上次湖口起义,咽冰先生在台前,这次护国讨袁,咽冰先生在幕后。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幕后,咽冰先生功劳都很大。”唐继尧接着说:“这次南洋筹款,极劳鼎力,咽冰先生之功,不仅吾人永记,亦将长留史册。”云南护国军惊天动地的枪炮声,打破了袁世凯想当“洪宪皇帝”的黄粱美梦,迫使他退位并终于忧惧而死

北伐开始 策反赖世璜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李烈钧任赣军总司令,杨赓笙任赣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参谋长。当时依附于北洋政府的江西陆军第四师师长赖世璜拥兵自重,驻军江西会昌筠门岭,扼北伐军入赣之咽喉。因此,赖世璜的去向,对革命形势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国民革命军总部决定派杨赓笙前去策反赖世璜。
  杨赓笙出发前,滇军总司令朱培德代表国民革命军总部为其饯行。朱培德说:“江西陆军第四师师长赖世璜骁勇善战,甚得军心,且兵力雄厚,实有举足轻重之势。赖世璜素敬重先生,总部有劳先生此行,寄以厚望。”杨赓笙从广州出发,化装成商人,改名“张居陶”,日夜兼程前往筠门岭。
  赖世璜曾参加湖口起义,同杨赓笙有旧交。但自从被北洋军阀收编后,对国民革命军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赖世璜听说杨赓笙前来,本不想见,以防引起军阀孙传芳的怀疑,对他处境不利。但又碍于老朋友的情面不得不见。初见时,赖世璜戎装佩剑,盛气凌人,用威胁的口吻说:“公欲作郦食其第二耶?”杨赓笙冷静沉着,不为所动,对赖世璜晓谕大义,说道:“将军乃北伐名将,革命功臣。今北伐大军云集,百姓箪食壶浆相迎,人心可知。将军若能改旗易帜,为革命前驱,挥戈北上,异日必名留青史,否则徒为北洋军阀的殉葬物,窃为将军所不取。至于赓笙个人,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愿借将军之手,成全赓笙之志。”
  经过杨赓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耐心工作,力陈利害得失,同时争取了参谋长和团长们的支持,终于使赖世璜同意率军反正。赖世璜说:“杨公追随中山先生,矢志革命,对我辈教诲良多,关怀备至。世璜不才,于李烈钧将军回师讨伐陈炯明时,被北阀军重围所困,为惜江西数千子弟血肉之躯,乃忍辱接受收编,身在曹营,心不忘汉,但处境困难,未敢轻动。我公明教,顿开茅塞,今后定听调遣,以赎前愆。冒犯我公之处,望多恕罪。”至此,赖世璜完全为杨赓笙说服,并与杨赓笙结盟为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