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弹一星”殉职的郭永怀

金志涛 王士波 许运江  孙宗勇 田宏耀 卢 杰



上世纪60年代的郭永怀 


创建美国康乃尔大学航空系的五员大将。左一为郭永怀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为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那就是郭永怀。
        郭永怀殉职于“两弹一星”已逾30年了,当年共和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又在秘密中运作,连郭永怀家乡的许多人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故里探踪  乡人盛颂“聪明娃”

        汽车从山东荣成市区一直向西南驶去,半个钟头的工夫就来到了郭永怀的故乡——滕家镇西滩郭家村。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普通农户,这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读过私塾略通文墨的郭文吉知道读书的重要,在郭永怀10岁的时候,郭文吉将儿子送到了本家叔叔所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
        郭永怀聪颖异常。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疃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那年,郭永怀又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
        郭永怀来到天津后,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期间,他与胡世华、陈振汉等发起组织了“微社”读书会。郭永怀活跃的思想表现和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被申又辰教授看中,于是便经常给他以重点指导。
        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后转入本科班学习,这时他对光学又产生了兴趣,凭着数学上的专长和对光学的爱好,他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得到了顾静薇教授的垂爱。顾静薇为他单独开“小灶”,郭永怀视野大开。两年后,顾静薇推荐他到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郭永怀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大物理系。
        饶毓泰对他的才华和成就极为赞赏,1935年7月,将已完成学业的郭永怀留在了身边,做助教和研究生。郭永怀非常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积极参与各项实验工作。这期间,郭永怀参与了吴大猷等知名教授正在从事的“喇曼效应”的研究工作……
        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名额只有20人,郭永怀没有错过这次机会。
        按原定计划,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而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留学名额因此增加到22人。
        1940年8月,他们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郭永怀与他的同学们成了该校第一批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从此,郭永怀开始了他的长达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

纵横求索  异域他国扬功名

        在多伦多大学,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等一起选择了应用数学系。除了学习本专业,有心的郭永怀还挤时间旁听波兰物理学家英菲尔德和英联邦应用数学知名学者辛格教授的授课。
        郭永怀进步很快,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并获硕士学位。
        1941年5月,郭永怀又来到了当时著名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GALCIT)继续深造,在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郭永怀提出要进行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研究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大课题,冯·卡门教授非常钦佩他的胆略和气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艰苦探索,郭永怀在跨声速流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于1945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因而获得了博士学位。
        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突破声障是当时航空工程界的攻关目标。胸怀大志的郭永怀和钱学森共同合作,不久就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后,名声大振的郭永怀应聘参加了美国数学学会,并被加州理工学院特聘为研究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同盟。1946年秋,冯·卡门的大弟子威廉·西尔斯教授在康乃尔大学创办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共同主持学院的工作,久怀报国梦想的郭永怀欣然赴任。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后来被命名为著名的PLK方法。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

心系故土  报国之心关不住

        新中国诞生前夕,郭永怀在康乃尔大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的进步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每逢协会集会,大家谈论得最多的,还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秘密的话题,那就是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样的时机,把他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贡献给自己的祖国。他们在焦灼中等待着。
        时机终于来了!
        1955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不久,美国政府就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
        在此之前,周培源、钱伟长等人已在1947年绕道欧洲回国。钱学森也在1955年回到祖国。
        郭永怀的妻子李佩教授说:“禁令一旦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劝他,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在力学研究所,我们阅读了郭永怀教授回国后于1957年6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说:“这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获得的辉煌成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知郭永怀者,莫过钱学森。当时已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1956年6月写给郭永怀的信中,急切之情跃然笔端:“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就在郭永怀回国前的9月份,钱学森又给郭永怀写了一封信:
永怀兄:
        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们欢迎您一家三众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你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之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你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体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第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我们拼命欢迎的,请您不要使我们失望……
        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动身返家了!
        有一点不能不说的是,像郭永怀这样一位已被美国多方关注的大科学家,一位美国数学学会会员,一位在航空学和物理学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中年学者,想走就走谈何容易!
        就在回国前夕,郭永怀在他的房后园中烧掉了十多年来积累的一大批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李佩教授回忆说:“老郭的所有文稿,都十分规范,这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啊!当我发现他在含泪焚稿时,急了,大声制止他,没想到他竟平静地说,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烧了,省得麻烦。其实也都早就在我脑子里了!第二天,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的院长为我们饯行,是一个大型野餐会,老郭又当众烧毁了他的一部即将完成的书稿……”
        郭永怀的一家和同他们一起归国的几位科学家终于踏上了克里夫兰总统号。一惯守时的这条客轮却突然被通知延时启航。
        李佩说:“船上有几个着深蓝色制服的彪形大汉专门检查中国人的行囊,后来才知道,他们原来是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我这才知道老郭为什么要全部烧毁他的文稿了……”
       历经波折,郭永怀回国了!他的一家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热烈欢迎。
        郭永怀一回到祖国,就如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的科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