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良:从“七君子”到新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部长

马少华

 

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首任部长史良,在民国时期就是上海的著名律师。那时,她便投身于民族救亡运动,积极争取民主。在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中,她是“七君子”之中唯一的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成为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两届中央主席。邓颖超曾评价:史良以自己的形象树立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范例,无愧为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光荣的爱国民主战士、 中国杰出的女革命家。

 

 

“七君子事件”中的唯一女性

 

提起近代史上的“七君子事件”,大家都不会陌生。“七君子”中,史良是唯一一位女性,曾被毛主席称为“女中豪杰”。

19358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同胞书》受到了全国各界的热烈响应,尤其是各民主党派。随后不久,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而且发展迅猛,很快成为拥有几十万人的抗日救亡组织。

救国会成立后,便利用鲁迅先生的葬礼和孙中山诞辰70周年等时机,组织了全国性的救亡宣传运动,将抗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当时,蒋介石正在专心“剿共”,对救国会的行动非常恼怒,日本人也非常担心。于是,蒋介石便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将救国会的七位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沙千里、史良逮捕关押,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事件”中,史良有一点是不同于其他六位君子的,因为她是“主动投案”的。这得从19361122日晚上说起,几个彪形大汉强行闯入史良的住宅,将她带到巡捕房审讯,史良坦诚回答自己就是救国会的中央执行委员。因为她是律师,对审讯程序非常熟悉,当夜便获得了保释。第三天,巡捕房再次来抓她时,她提前获得消息,得以逃脱。

一个月后,救国会各项事务已经处理得很稳妥,但史良却在男友陆殿栋的陪伴下选择“主动投案”。她主动投案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并肩战斗,承担起抗日救亡的责任。

在两个多月的监狱生活中,史良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点从她始终穿着整洁的旗袍可以看得出来。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史良接触到了中国最底层的女性,她发现80%以上的狱友都是因为承受不了家庭暴力而反抗入狱的,这或许就是建国后她极力来主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最初原因。

“七君子事件”震惊了全国,各地声援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向了当时的南京政府,宋庆龄、何香凝等重要民主人士也发起了“救国入狱运动”,即既然爱国都是有罪的,那么所有爱国人士都应该入狱。宋庆龄还特地到狱中看望史良,鼓励她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开始想方设法保护史良的安全,营救她出狱。

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全国各界以及国际友人爱因斯坦、杜威等多方的努力之下,这七人才被释放。

这一战,是史良一生中意义最重大的一场战斗,也让她更加明白了各党派密切合作的重要性。在此后的数十年中,她一直与共产党保持着密切合作的友好关系。邓颖超曾评价她说:“史良以自己的形象树立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范例,无愧为共产党的老朋友,光荣的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杰出的女革命家。”

 

坚持正义的青年

 

1900年,史良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大家族,父亲是一位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经常给女儿们讲一些民族英雄和女中豪杰的故事,也让史良从小就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7岁那年,母亲自作主张,把史良许配给一户家境很好的刘姓人家,但小小年纪的史良坚决不同意,还以绝食来抗议,这种不屈的性格在她以后的求学路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史良的养女史小红曾经谈到,史良说过,“我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斗争史”。小学时,史良在常州女子师范附小读书,因几位不学无术的老师糊弄学生,尤其是数学老师简直在她看来就是一个骗子。虽然尚且年幼,但她带头闹学堂,要求换老师,结果被学校记大过处分,但已俨然成为了学生领袖。

中学时,她在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因追求新思想,并且演讲极具感染力,刚过半年就当选为学生会会长。不久后,史良号召全校同学罢课一天,赶走了思想僵化、封建守旧的校长。

五四运动爆发后,史良带头成立全县学生联合会,组织全县学生罢课,还组织了数十个宣传小分队,到偏远农村地区宣传抵制日货,声援这场爱国运动。当地政府说她太激进,每天派七八名“保镖”暗中“保护她”,可她根本不怕,对同学说:“他们盯着我们不可怕,我就不相信爱国还有错!”

1922年,对史良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她考入了上海法政大学,学习法律。

远看花团锦簇,近观败絮其中,这大概就是史良进入上海法政大学后的感想。因校长只重钱财不管教学质量,史良和很多同学联合起来作斗争。然而,学生的力量终究还是敌不过资本的力量,这次斗争以4名同学被开除。

恰在此时,王开僵创办了上海法科大学,广招学员。史良得知后,便与100多名同学一起转入了上海法科大学,开始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然而,上海法科大学是私立大学,无法为学生颁发律师证书,所以,毕业后的史良只能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

刚出校门的史良,对社会抱着很大幻想,对国民党军界、政界的套路根本不懂,生性正直的她,难以适应国民党的虚伪和腐败,所有的怒气都化为和上级领导的针锋相对,因此得罪了领导,很快就被诬陷而关进了监狱。

这次入狱,却让史良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狱中,她有机会结识许多革命志士和共产党人。经过朝夕相处,史良被共产党人坚持真理的态度、为民族自由和解放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所感动,从此在心里种下了亲近共产党的种子。

由于史良以无党派爱国人士自居,国民政府也确实查不出任何把柄,后来由她的老师董康出面,并邀请蔡元培说情,史良被保释出狱。随后,她便进入了老师董康开设的律师事务所,成为执业律师,凭着过硬的专业素养,渐渐成为轰动上海、闻名全国的大律师。

 

营救邓中夏

 

成为律师后的史良,帮助最多的群体就是有志革命青年。这些革命青年为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而呐喊,可他们被捕后,无钱请律师,无处申冤辩解,史良便免费为他们辩护,甚至倒贴钱为他们安排住宿,直到结案。

在这期间,史良与陆殿栋结婚。陆殿栋曾在“七君子事件”发生后,为史良奔走,他虽然比史良小7岁,但深深地被史良的气质所吸引。婚后,二人相互照顾,一同投入革命事业。陆殿栋在法租界巡捕房担任翻译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他总是第一时间把法租界即将抓捕革命志士的消息传递给史良,史良则立即通知革命志士撤离,撤离不了的,史良则迅速准备相关材料为其辩护。

与史良和陆殿栋联系最多的就是宋庆龄先生。如何抢救革命志士、如何保护政治活动家,三人互通信息,交换意见,陆殿栋负责第一手信息,史良负责准备辩护材料或安排人员转移,而宋庆龄先生则是进行外交斡旋。他们配合默契,各有所长,多次成功营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史良夫妇也在斗争中与宋庆龄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令史良最难忘的,是营救我党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1933年,邓中夏在上海同事林素琴家中研究部署工作时,和林素琴一同被捕。当时邓中夏化名施义,坚称自己是一名教员,到上海投亲。国民党当局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提出需要人保释才能出狱,邓中夏便托人捎信给史良,请她出庭辩护。

史良虽然不知道邓中夏的真实身份,但断定他是一位坚贞的革命志士,于是开始多方奔走,营救邓中夏。在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史良准备了大量翔实的材料为邓中夏作无罪辩护,驳得国民党法院法官哑口无言,最后只得判邓中夏52天监禁。

原本营救行动已经非常成功,邓中夏52天后就可获释。万万没想到的是,林素琴却叛变了,并交待说施义就是共产党的著名工人领袖邓中夏。至此,营救行动失败,邓中夏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营救邓中夏,让史良的思想再次得到了洗礼,她始终忘不了邓中夏慷慨就义时的情景。革命党人不屈的意志和坚贞的信仰,让她感受到了革命的伟大,她也由一名有正义感的律师,成为了一名政治活动家。

 

第一任司法部部长

 

在上海执业律师的20多年里,除了营救邓中夏,史良还营救过任白戈、方知达等多名共产党早期的骨干人物。由于她坚持在国统区开展地下斗争,汤恩伯曾密电警备司令部缉察处不惜一切代价抓捕史良,悬赏五万元,全城张贴史良的画像。但这一切都没有迫使史良屈服,在我地下党员的巧妙安排下,史良屡次虎口脱险,直到全国解放,可谓我党肝胆相照的老朋友。

19459月,史良作为民盟常委,重要的民主人士,受邀参加了重庆谈判。在重庆,史良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史良对毛主席仰慕已久,而毛主席也非常想见一见他为之钦佩的女中豪杰,二人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会面。在这短暂的会面时间里,史良特意提醒毛主席:“蒋介石这个人不可靠,千万不要上当。”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党筹备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广邀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共商国家大计。为了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我党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邓颖超专门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同长期担任宋庆龄秘书的廖仲恺之女廖梦醒一起前往上海,争取宋庆龄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宋庆龄对此非常高兴,送上了美好的祝福,但她不想去北京,因为那是孙中山先生去世的地方——她的伤心地。犹豫之间,宋庆龄电邀史良速速来沪商议,终于,在史良的力劝下,宋庆龄才定下了前往北京的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任命史良为第一任司法部部长。虽然史良很早就是全国著名的大律师,但司法部部长这个岗位责任太重了,她心里还是有些发怵。这时,毛主席、周总理分别找史良谈话,给她减负,给她鼓劲,才使她轻松上任。

史良就任以后,牢固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经常下到一线调研。令她震惊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广大妇女的权益在很多地方根本得不到保障,有些妇女不能出村,寡妇只能嫁光棍,有些地方还是一夫多妻,再联想到她曾经在狱中两个多月与广大狱友的接触,那些被丈夫百般折磨,最后不得不杀夫的女囚,那种绝望又渴求活着的目光,让她永生难忘。她越发感觉到新中国妇女的地位还没有完全改变,这也与新中国的万象更新极不适应。如果广大妇女得不到解放,那整个民族也就谈不上解放,因此,她下决心要改变妇女的权益。

为此,史良主持拟定了一部让全中国女性至今都受益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数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包办强迫和男尊女卑等等都在法理上被推翻,妇女、儿童、老人的权益以及婚姻的自由纯洁由此有了法律的保障。这部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有关一切男女的利害,其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法律,凝结了史良坚实深厚的法律素养,开启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序幕。

史良还提出“有法必依”的思想,为了考察《婚姻法》贯彻落实的情况,她曾连续半个月考察了数十个县乡村的落实情况,并亲自撰写相关文章,强化法律落实的重要性。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史良作了突出的贡献。

后来,史良还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为新中国的副国级干部。

 

两袖清风的“富翁”

 

其实,史良还有一件事很值得称道。

史良去世后,没有留下一分钱遗产,这并不代表史良没有遗产。她不仅有遗产,而且还称得上巨额,但她都无私地捐献给了国家,自己没留一分。

史良没有孩子,早年过继了弟弟家的两个孩子。据养女史小红介绍,史良生前在上海有巨额资产。她那时的工资也很高,但都没有留给家人,而是统统捐了出去。去世时两袖清风,家无余财。

史良的巨额资产从何而来呢?早在1931年,上海发生了一起闹得沸沸扬扬的“地皮大王”周纯卿遗产案。周纯卿生前地皮很多,因死得太突然,没有立下遗嘱,他到底有多少遗产,没人能理得清,周纯卿的家人便找到了史良,请她代为处理周纯卿遗产一案。史良接手这个案子以后,从最初周纯卿、周湘云兄弟掌管家族事务、分别置办各自产业开始查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将周纯卿的财产整理得一清二楚,并按照相关法律,给周纯卿妻子和儿女分了家。周家对于史良的工作非常满意,专门送给她上海南京西路一幢三层房屋,另外又划给她七浦路里弄十余幢房屋作为报酬。这在当时的上海都是天价的地段,价值根本无法估量。而史良对这些财产看得非常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把上述房屋和财产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史良晚年时,健康状况不佳,尤其是丈夫陆殿栋的逝世,更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陆殿栋进入外交部工作,成为周总理的助手。1976年周总理离世后,陆殿栋在追思会上悲伤过度,突发性脑溢血,不久离世。为了纪念丈夫,史良整整戴了三年的黑纱,每天都要在丈夫的遗像前坐一个小时,回忆二人世界的点点滴滴,身体每况愈下。这期间宋庆龄先生一直关心着史良的身体,经常与其见面,鼓励她走出丧夫的阴影。

198596日,史良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作者单位:旧闻新知杂志社)

(责任编辑 樊燕)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