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宜宾特支创建纪实

倪良端

宜宾是一座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共宜宾特支是四川建立较早的地方组织之一,对推动宜宾及邻近地区的革命运动发挥了很大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宜宾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传播,始于五四时期,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本地先进知识分子通过阅读川内外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报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青年学生和亲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陈宣三、江子能、尹绍周、郑量澄等,自五四运动以来就系统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副刊》《国民》《建设》《星期评论》《觉悟》等进步报刊。他们从报刊阅读中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利用教师身份把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学生、朋友,使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传播由点到线到面不断延伸、拓展。

二是一批宜宾籍的先进青年为增长知识、寻求革命真理走出宜宾读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留在外地参加革命。他们向家乡亲人、同学、朋友写信介绍马克思主义,寄赠宣讲马克思主义的书报刊,以此传播马克思主义。如宜宾县籍的刘华,1920年前往上海中华书局印刷所当学徒,后入上海大学附中读书。1923年入团,1924年入党,1925年当选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参加领导五卅运动。上海总工会成立后任副委员长、代理委员长等。卢德铭,在成都公学读书时接受新思想洗礼,1924年报考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任校政治部组织科科员。1925年任叶挺独立团连长、营长,国民革命军第24师73团参谋长,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9月同毛泽东发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总指挥。张霁帆,就读川南师范学校期间,积极参加恽代英组建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活动,思想觉悟日益提高,成为研究会里的骨干成员。1922年加入由恽代英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张霁帆随恽代英到成都,参加团成都地委的领导工作,后任团成都地委第四届执委会书记。宜宾高县籍的李硕勋、阳翰笙,珙县籍的何成湘,长宁县籍的余泽鸿,南溪县籍的刘鼎等,他们以各种方式向家乡亲人朋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以身作则地引领了家乡一批青年人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三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物来川,开展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1921年夏,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黄日葵来到重庆讲学,引起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同年10月30日,恽代英应中国少年学会会员陈愚生之聘,从武汉抵达川南泸县的川南师范学校任教,在川南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把教育同改造社会有机结合,主持制定了新的教育教学标准,要求师范学生既要做合格的教师,又要做改造社会的活动家。在进行教育改革时,恽代英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校内发起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学行励进会,组织师生阅读进步的书报刊,指导学生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锻炼培养学生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将6名教师、24名男女学生组成巡回演讲团,于1922年1月从泸县出发,步行经过隆昌、内江、自贡、富顺、南溪、宜宾、江安、纳溪、合江等地演讲,历时1月余,行程1000多公里,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5月,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的恽代英发起学校公有运动,组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在会员中首批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6名。暑假,恽代英约时在宜宾县乡间从事教育和社会改革的郑佑之来泸晤谈,经思想交流和考察,吸收郑佑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恽代英在四川培养发展的第一个党员,恽代英实现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培养革命“种子”的夙愿,为四川的无产阶级革命植下了“种子”。

 

四川宜宾第一位共产党员

 

郑佑之是在四川就地入党的第一个党员,也是在宜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中时间较早、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一位。

入党后,党中央向他寄来《向导》《中国共产党宣言》《通告》等党内报刊读物和文件。经组织介绍,郑佑之与天津女星社的邓颖超、李峙山,上海《妇女周报》的向警予等通信联系;与成都的王右木、何珌辉、钟善辅、刘亚雄等早期党、团员建立横向联系。

从党内读物和朋友书信中,郑佑之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并在亲朋好友中进行宣传。1921年12月11日,他在给赵一曼(郑佑之妻妹)的信中说:“你看那四年前受众人咒骂的列宁,而今全世界十多万万受压迫的人,与那有良心的资本家、学者,哪一个不称赞他是导师,哪一个不说他是改造世界的救主!”

1922年冬,郑佑之根据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精神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宜宾积极宣传。他把《中国共产党宣言》等资料送给赵一曼学习。

1923年下半年,郑佑之给肖简青(赵一曼二姐夫)的信中说:“请问你老姐子(李坤杰,赵一曼二姐,肖简青之妻)看些什么书?最爱看的是哪些书?都一一告诉我听!至于看完了的书,可以与我带过来,因为这面还有些人要借。”同年9月22日,郑佑之致信肖简青:“你看不看得来《向导》周报?二姐看不看得来《民治报》和《妇女声》?……伯阳嘴(赵一曼居所)又来《向导》周报八九期了,你可以拿来看看。”

从保存下来的郑佑之1921年至1925年给亲友的信和文稿来看,郑佑之在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围,培养地方人才,创建宜宾地方党、团组织等方面作了很多准备工作。

 

团宜宾地方组织的建立

 

1923年春,郑佑之根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夫宣言》提出的“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的要求,将庙产40石地租捐作学产,把庙宇改建为校舍,开办“罗场平民学校”。按照“实施平民教育,发展民治精神”的方针办学,招收附近各场平民子弟入学,开设以学习文化为主的平民班,以编织业为主的半工半读班。他不但免费任教,且捐赠了大部分教学用具。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郑佑之运用组织中同志的关系,先后从成都、资中、安岳、泸州等地聘请进步教师执教,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3年初,四川无中共地方组织,为密切同党中央的联系,郑佑之在罗场平民学校内设立属中央领导的宜宾地方第一个通讯处(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改章程》规定,党员“不满三人之处,设一通讯处,属于附近之地方或直接属于中央”)。通讯处的设立,标志着宜宾已有符合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由于党、团员人数少,其活动多以党团联席会议形式开展。罗场平民学校通讯处设立后,郑佑之在普岗寺增设邮件投递站。自此,党中央、团中央的文件、报刊等直接投送郑佑之。这对于郑佑之在宜宾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执行党中央指示精神、发展党团员、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党中央、团中央关于“在没有建立团组织的地方,共产党员应首先在进步青年中帮助发展团员,建立团组织”的指示,郑佑之在宜宾北路、东路的观音、古罗、徐家、白花以及毗邻的荣县五宝镇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党、团员工作。1923年春,赵一曼写信询问郑佑之:“青年团要不要女子参加?”郑佑之立即回信:“女子能入青年团,我望幺妹做宜宾女界先锋。”随信寄送5本新书,嘱赵一曼努力学习。经过一段时间考察,1923年冬,郑佑之、何珌辉(川北早期团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22年在发行《向导》周报时与郑佑之、赵一曼取得联系)以通信的方式介绍赵一曼、李绍唐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建立团伯阳嘴小组(四川农村青年中最早建立的团组织),赵一曼任组长。

在青年中发展团员初期,曾遭到一些持旧思想人的反对。郑佑之即写信给肖简青、李坤杰,阐明青年团的主张:青年团“第一步是使众人知道外国势力和本国的军匪官僚是大家的仇人。第二步使大家团结起来,外面打倒外国势力,内面打倒军阀官僚。等这两步办到了,再来唤醒一般劳动的人……等到众人个个都明白了,才起社会革命”。这使一些青年提高了对青年团组织的认识,积极参加团开展的活动。

郑佑之与社青团成都地委取得联系后,即向赵一曼、李绍唐、肖简青、李坤杰、李坤能(赵一曼胞姐)等团员布置发展团员的任务。他写信嘱咐赵一曼等:“你们找同志,可以专在妇女中间去找(第一是青年女子要紧),将来女同志多的时候,可以特别替你们成立一妇女支部。”当时,郑佑之在观音、古罗、徐家等地的乡村知识分子和农民中发展了一批团员。

普岗寺平民学校被古罗乡团阀、县团练局武力破坏后,为争取外界支援,郑佑之于1924年12月7日前往成都,向团成都地委报告宜宾的情况。回到宜宾后,他向团员通报团成都地委交办的任务:成立青年团支部、筹备“叙府地方团”,重办普岗寺平民学校。1925年2月21日,郑佑之主持召开团员会议,宣告共青团宜宾县普岗寺支部成立。22日,重办的普岗寺平民学校正式开校。

普岗寺团支部成立后,郑佑之报请团中央委托赵一曼、李坤杰在宜宾县白花场建立团支部。为做好白花场团支部成立的组织准备工作,郑佑之要求李坤杰等成立读书会或图书共阅会。他写信告诉李坤杰:“这个会可以不必择人,只要他们有心来,就可以叫他入会。入会之后果真有觉悟了,才介绍他入青年团”。过了几天郑佑之又写信给李坤杰:“你们结团体一事,可以先成立一个普通的会,不管年老年轻都可以入会。入会以后,再来慢慢训练,专选那青年的同志加入团组织。”还说:“你们这个会我与你们取名为‘妇女解放同盟会’。”1925年4月,宜宾县白花场妇女解放同盟会在白花场成立,李坤杰为会长,赵一曼为同盟会评议会文书。经读书会、妇女同盟会考察,发展了几名共青团员。5月,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宾县白花场支部成立,选举赵一曼为书记。

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反帝爱国革命运动。宜宾各界在郑佑之等发动下,成立了叙府外交后援会,不定期出版刊物,宣传反帝反军阀思想,声援五卅惨案。城区各界也成立外交后援会,以实际行动支援上海工人的斗争。

五卅运动推动了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促进了党、团组织的发展,成立团宜宾地方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郑佑之拟制了团宜宾地方组织成立的报告,委托由团中央派往成都的车甫转呈团中央。负责团中央工作的恽代英收到车甫8月5日转报的报告,经研究,派时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宜宾县籍共青团员尹伯民、郑则龙回到宜宾。9月抵宜宾的尹伯民、郑则龙根据团中央的指示,协助郑佑之筹备建立宜宾地方团组织。同年秋,郑佑之、尹伯民、郑则龙在宜宾召开团员大会,宣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宾特支正式成立,大会选举尹伯民为书记。其时团员有尹伯民、郑则龙、赖心周、赵一曼、李绍唐、肖简青、李坤杰、李坤能、谢耿藩、雷本涵等。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