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歌谣《十送红军》的流传

刘志青

 导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再次掀起传唱红色革命歌曲的浪潮。张士燮填词、朱正本编曲的《十送红军》以优美的曲调、质朴的歌词受到群众喜爱,在全国广泛流传,被搬上舞台,被用作电影、电视剧插曲,还被许多歌唱家选作独唱曲目。由于该歌曲采用的是江西民歌曲调,许多人以为它是江西民歌。其实,它是一首经过改编的歌曲,作曲吸收了江西民歌曲调,但歌词来源于陕南歌谣《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在镇巴的流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川陕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在陕南镇巴县境内,红四方面军先后建立长滩区,赤北县简池区、长坪区、陕南县等,辖25个乡苏维埃政权和中共党组织。镇巴县有数千人为革命献出生命,其中大部分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领导和发动镇巴苏区群众,建立19支游击队、18支赤卫军,作战1000多次[1]。镇巴苏区共1000平方公里,近2万人口,共有1600多人参加红军,参军比例之高,在全国也属前列[2]

镇巴是民歌之乡,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民歌民谣。以镇巴为代表的陕南红色歌谣十分丰富,有歌颂红军、歌颂共产党的歌谣,有鼓励红军将士英勇战斗的歌谣,有号召青年参加红军、号召群众参加革命的歌谣,还有反映红军与群众、共产党与群众鱼水关系的歌谣等。已经公开发表、出版的陕南红色歌谣有成百上千首,还有一些散落在民间,没有得到搜集整理。其中,广为流传的《十送红军》歌谣最具代表性,集中反映了镇巴人民参加革命、参加红军的光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镇巴县对红色歌谣搜集整理工作十分重视。195610月,中共镇巴县委秘书室干部符文学被派往简池区普查革命烈士、搜集革命斗争史实。在简池区永乐乡,他得知川陕省赤北县苏维埃政府税务局局长朱有炽住在西乡街,知道很多革命事迹。西乡街隶属镇巴县,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一河之距。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川陕省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初设两河口。符文学来到西乡街,找到朱有炽。朱有炽说:“在两河口的红军部队,平时除对敌作战,建立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外,为鼓励红军战士,号召穷人参加红军,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工农红军,创编了许多红色歌谣,在根据地到处传唱。如‘红军到了西乡街,人山人海云集来;河口街上搭高台,川陕首建苏维埃’。‘徐向前到川陕,空山坝扎营盘;恶人个个脑壳砍,打得川军垮了杆’。”唱了好几首红色歌谣后,朱有炽说:“还有一首比较长的镇巴红色歌谣,一共有十段,歌名叫《十送红军》。”朱有炽的吟唱,用的是镇巴民歌《绣荷包》曲调。朱有炽边唱符文学边作记录。然后,符文学一段一段念给朱有炽听,对记错的地方进行纠正。符文学回到镇巴县机关后,对《十送红军》歌谣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然后将文稿寄给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民间文学》杂志编辑部。

1958年,新民歌运动兴起。中共汉中地委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广泛搜集民歌、歌谣。符文学将搜集整理的20多首红色歌谣抄好,其中就有《十送红军》,经镇巴县委宣传部转报汉中地委宣传部。汉中地委宣传部选择一些歌谣向报刊投稿。1958421日,《陕西日报》第3版以《陕南红色山歌·十送》为题,发表了《十送红军》歌谣。作者署名为“镇巴:朱有志唱”,投稿单位为“汉中地委宣传部”。朱有志,应为朱有炽。该歌谣全文如下——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边掺蜜糖。红军啊!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方拉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子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崖,两只白兔哭哀哀,禽兽也能知人性,血肉感情抛不开。红军啊!山里红花永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弯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了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痛断肠。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画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19585月,《民间文学》杂志第5期以《陕南红色山歌二首·十送》为题,发表《十送红军》歌谣,标明“中共汉中地委宣传部搜集”,“镇巴简池区永乐乡朱有志唱”。11月,《民间文学》第11期以《镇巴歌谣·十送》为题再次发表《十送红军》歌谣,作者署名“富饶搜集”。富饶,为符文学笔名。

此后,还有多种书刊以《十送》或《十送红军》为题名,发表了朱有炽唱、符文学搜集整理的《十送红军》歌谣。如19592月,田海燕、高鲁合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色歌谣集》,收录了该歌谣。197811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组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歌谣选》第一集,收录了该歌谣。1981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辑、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川陕苏区红色歌谣选》,收录了该歌谣。1988年,镇巴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辑出版的《镇巴县歌谣集成》,收录了该歌谣。19957月,《可爱的镇巴》编委会编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可爱的镇巴》,收录了该歌谣。1996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镇巴县志》,确认《十送红军》是镇巴红色歌谣。

《十送红军》来自镇巴红色歌谣,后以歌曲形式在镇巴地区更加流行。195910月,符文学找到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把发表在《民间文学》杂志上的《镇巴歌谣·十送》交给他,请他谱曲。刘光朗吸收镇巴民歌曲调,很快完成了谱曲。《十送红军》歌曲开始在学校传唱,后来在镇巴县机关庆祝“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晚会上,也经常被演唱。

 

《十送红军》在陕南的流传

 

陕南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设陕南县、宁强县、阳平县、勉县、南郑县、赤北县、红江县,下辖22个区(镇)95个乡320个村[3]。在陕南苏区各县、区、乡、村,普遍建立了游击队、赤卫军、童子军等地方武装。其中,各级游击队164支,游击队干部329名,游击队员6700余名[4]。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有4374人参加了红军[5]

在陕南苏区,人民群众熟悉《十送红军》歌谣,很多人都会唱。1952年春节后,南郑县铺镇(今属汉台区)区公所干部孙伯和、汉中师范学校学生刘守正,到铺镇西关访问川陕红军张万春。他向孙伯和、刘守正讲述了川陕苏区的历史,吟唱了《十送红军》歌谣。

此后,城固师范学校学生潘成祥和另一个同学也采访过张万春。张万春说:“不管当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那时老百姓对我们好得很呀!我们走到哪里,老百姓都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我们。当我们要转移离开时,老百姓都舍不得我们离开。特别是在川陕根据地时,老百姓都来欢送我们,还唱《十送红军》。这个歌以前我都记得,现在大都忘了,只记得‘桌上摆满送行酒’、‘紧紧握着茧巴手’、‘九送红军到通江’、‘十万百姓泪汪汪’,还有‘巴山顶上搭高台,这台名叫望红台’”。潘成祥和同学们根据他的革命经历,编写出话剧《革命英雄张万春》,在学校演出,并获得一等奖。

孙伯和、刘守正将张万春吟唱的《十送红军》歌谣整理后,寄给了一些报刊。19582月,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延河》杂志第2期,在“大巴山上红旗飘(陕南红色山歌)”栏目下,以《红军走后人心酸·十送》为题,发表孙伯和、刘守正搜集整理的《十送红军》歌谣——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木桌路边放,桌上摆满送行酒,酒儿里边掺蜜糖,红军啊!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离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籽红军种,包谷棒棒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籽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白兔哭哀哀;禽兽也能通人性,血肉感情抛不开。红军啊!山里的红花永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弯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哥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远了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

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台高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19584月,《延河》杂志第4期发表魏钢焰《“陕南红色山歌”颂》一文,高度评价了该歌谣。6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现代民间文学丛书·革命歌谣选》,以《红军走后人心酸·十送歌》为题,收录孙伯和、刘守正搜集整理的《十送红军》歌谣。19837月,陕西省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编、陕西人民出版社的《陕南革命歌谣选》,以《十送红军》为题,再次收录了孙伯和、刘守正搜集整理的这首歌谣。

2016年,由陈浩执笔,汉中市民歌协会汉山樵歌研究会、南郑县汉山樵歌艺术团,以流传在南郑地区的民间小调《十想郎》为基调,为《十送红军》歌谣谱曲。随着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这种曲调的《十送红军》也在陕南地区广泛流传。

 

《十送红军》在全国的流传

 

陕南《十送红军》歌谣在报纸书刊等媒体多次发表后,全国人民特别是文艺界认识了这首红色歌谣。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空军党委决定,由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编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创编第四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时,词作家采用了陕南《十送红军》歌谣。作曲家朱正本被陕南《十送红军》歌谣深深感动,决定为它谱上江西民歌曲调。整个曲子谱得相当顺畅,总共不到一小时。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要求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必须注明是民歌。因此,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领导建议,该歌曲署上朱正本、张士燮搜集整理。准确地说,该《十送红军》歌曲的歌词是改编的,曲谱是创作的,并不是江西民歌。空军文工团称《十送红军》等歌曲是创编歌曲,含义即如此。19653月,《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编辑成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在该书版权页上,作者署名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集体创作,文学编辑张士燮,音乐编辑牛畅、朱正本、姚学诚、陈杰。该《十送红军》歌曲的歌词是——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三送红军到拿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紧紧拉着红军的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过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够捎书信,鸿雁飞到天涯与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

七送红军五斗江,江上船儿穿梭忙,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早日传捷报。

十送红军望月亭,望月亭上搭高台,台高十丈白玉柱,雕龙画凤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6]

鉴于《十送红军》歌谣太长,完整演唱要占用很多时间,《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并没有完整地改编该歌谣。所谓《十送红军》歌曲,其实只有一送红军、三送红军、五送红军、七送红军、九送红军、十送红军等六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掀起传唱红色革命歌曲的第二次浪潮。《十送红军》歌曲十分流行,风靡全国。歌唱家演唱的《十送红军》歌曲是江西民歌曲调,作者署名均为张士燮、朱正本收集整理。鉴于演唱时间所限,江西民歌曲调《十送红军》歌曲在演唱时进一步压缩,只有四段。

 

陕南《十送红军》是原创

 

20世纪50年代,《十送红军》歌谣先后由孙伯和、刘守正、符文学整理发表。60年代初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以江西民歌曲调把《十送红军》搬上舞台。此后,《十送红军》歌曲借助媒体、舞台迅速流传,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歌曲。比较各种版本的《十送红军》歌谣、《十送红军》歌曲,可以看出它们的诞生脉络。

陕南《十送红军》歌谣以叙事诗的方式,完整叙述了人民群众送别红军的过程:“一送红军下南山”,“二送红军大道旁”,“三送红军上大道”,“四送红军过高山”,“五送红军上了坡”,“六送红军兔儿岩(崖)”,“七送红军七里湾”,“八送红军八哥(角)山”,“九送红军到通江”,“十送红军转回来”。在亲人的陪伴下,红军依依惜别,走向战场。出发地是陕南苏区,目的地是川北苏区。由北向南,上大道、过高山、越田野、渡通江,方向感很强。

对照陕南《十送红军》歌谣,江西民歌曲调《十送红军》歌词相同,但前后顺序差别较大。陕南四送红军的内容,此处为三送红军;陕南九送红军的内容,此处为七送红军;陕南三送红军的内容,此处为九送红军。它所表达的内容是,“一送红军下了山”,“三送红军到拿山”,“五送红军过了坡”,“七送红军五斗江”,“九送红军上大道”,“十送红军望月亭”。从江西省宁冈县(今属井冈山市)拿山到遂川县五斗江,由北向南,有方向感。此后,送别方向模糊,只是着力抒情。

在陕南《十送红军》歌谣中,“南山”“兔儿岩(崖)”“七里湾”“八哥(角)山”“通江”“巴山”等地名,位于陕西镇巴县或相邻的四川通江县。歌谣中的意境也完全符合川陕红军在陕南镇巴转战、撤离时的情景。在江西民歌曲调《十送红军》歌曲中,“南山”成了江西省地名“拿山”,“通江”成了江西省地名“五斗江”。“巴山顶上搭高台”,则成了虚拟的“望月亭上搭高台”。

陕南《十送红军》作为地方歌谣,少不了夹带方言。如“红军走后人心酸”中的“人心酸”,“甜酒里面掺蜜糖”中的“甜酒”,“万般离愁咋个消”中的“咋个消”,“包谷棒棒穷人搬”中的“包谷棒棒”“搬”,“鱼水永远在一块”中的“在一块”,“十送红军转回来”中的“转回来”等,都是典型的陕南汉中地区方言,个性非常鲜明。在全国流传的《十送红军》歌曲中,这些方言还有许多保留。江西民歌曲调《十送红军》歌曲在演唱时,加上“里格”“介支个”等虚词,虽然能点缀歌曲的地方特色,但与歌词内容无关。从地域特色上判定,镇巴是陕南《十送红军》歌谣的诞生地。由空军文工团张士燮、朱正本等人改编,以江西民歌形式流传的《十送红军》,是经过加工改编的歌曲。虽然词曲改编者功不可没,但歌词仍然是陕南《十送红军》歌谣。

在镇巴、陕南地区流传的《十送红军》歌谣,内容、语序一致。虽然不同时期有个别文字改动,但歌谣内容并无实质变化。因此,这样的《十送红军》歌谣,既可称镇巴《十送红军》歌谣,也可称陕南《十送红军》歌谣。

 

 

注释:

[1]中共镇巴县委党史办公室编《镇巴县党史资料·红军在镇巴》,1988年版,第1页。

[2]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镇巴历史简明读本》第1卷,2012年版,第82页。

[3][4][5]中共汉中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汉中历史》第1卷,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第211页,第227页。

[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上海文化出版社1965年版,第2022页。■

(在《十送红军》歌谣研究和本文撰写中,中共镇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邹春蕊、中共镇巴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刘光朗、南郑教育督导室原督学潘成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此致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责任编辑 王双)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