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将领廖耀湘

刘志青

    廖耀湘(1906——1968年),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桂南会战,两次入缅对日作战。第一次入缅对日作战时,他任第五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少将师长。第二次入缅对日作战时,他任新编第六军中将军长。在两次入缅对日作战中,廖耀湘所部作为主力部队,英勇顽强,打出了威风。因指挥有方,他声名大震,成为抗日名将。

 

一、从学兵到将军

 

廖耀湘,字建楚。耀湘,寄托着光大门楣、名耀三湘的期望。建楚,引申必定有建楚之才。1906年4月12日,他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县土桥乡(今属新邵县)小康之家。他的祖父是私塾先生,父亲则半耕半读。他5岁入私塾,10岁入邵阳县立高小。1920年,他考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他资性聪慧,勤奋好学,深受老师器重和同学钦佩。1925年,他欲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因路费不济,而入湖南陆军第三师第六旅教导总队当学兵。是年底,他毕业考试,名列第一,被分配在该部当班长。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长沙,黄埔军校在长沙设立第三分校,他考入黄埔军校长沙分校第六期骑兵科。1927年秋,随校迁往南京。1929年毕业考试,名列前10名,由蒋介石亲自点名,以成绩特优录取入留学预备班学习。1930年9月,他被派往法国圣西尔军官学校骑兵科学习。1933年,从该校毕业后转入法国陆军大学机械化骑兵专业学习。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良,毕业考试名列第一,他受到法国军界师生的称赞。1936年秋回国,他被分配到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队第二连任少校连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廖耀湘先后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骑兵营营长、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南京失陷后,部队失控溃散,他藏匿于南京和平门外老百姓家。1938年2月,他化装成难民,渡长江北上。辗转到达武汉后,他被任命为军官训练大队上校大队长。他根据南京保卫战的经验教训,向蒋介石上书《国军今后建军应有之改进》,受到重视。3月,国民政府组建第一支机械化师——陆军第二师,他被任命为该师少将参谋主任。10月,该师扩编为机械化新编第十一军(后改称第五军),他任该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副师长。他非常重视骨干培训、精神教育、军容风纪整饬,将自己编著的《浔江上游游击战术》《小部队战术》等军事著作分发官兵学习,使所部官兵素质有极大的提高。为此,他所在部队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表扬:“五军居西南各军第一,新二十二师为五军第一”。

廖耀湘性格耿直,不擅与人周旋。长期与他共事、后来曾任新编第六军参谋长的舒适存评价说:“廖氏秉性骨梗,不谙世故。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酒食征逐,更是外行。既不逢迎上级,朋友之间,更少周旋。家中宴客六菜一汤,入席时每人斟酒一杯,不斟第二杯。惟一嗜好,就是训练。每逢军队驻定,即亲率连、排、班长,从事实战演习,亲身示范,乐此不疲。与人说话,喜直呼姓名,人以为忤,他则认为这是够朋友的亲热表现。”

1939年,廖耀湘奉命率部挺进桂南,参加昆仑关会战。新编第二十二师与敌展开拉锯争夺战,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争夺,终于阻止了敌人向昆仑关的增援。1940年5月,他升任新编第二十二师少将师长。1942年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为了共同抗日的目的,根据中美英三国协商决议,命令滞留在滇缅边境待命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六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3月12日,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以卫立煌为司令长官,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兼),下辖戴安澜任师长的第二师、廖耀湘任师长的新编第二十二师、余韶任师长的第九十六师。

 

二、支援东吁保卫战

 

正当日军分路向缅北推进时,中国远征军适时赶到前线,以第五军担任曼德勒正面防御作战,以第六军担任东路莫契、雷列姆方向作战,第六十六军集结于曼德勒附近地区待命。第五军决心以先遣第二师在东吁及其以南地区阻敌前进,掩护军主力于彬文那附近集结,准备与右翼英缅军协力实施会战,击破当面之敌后,收复缅南地区。东吁,也称东瓜、同古,位于缅甸中南部,是连接缅南与缅北的交通要道。

1942年3月20日,日军第五十五师团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在飞机、火炮掩护下,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开始向东吁地区进攻。3月21日,日军飞机数十架狂炸马圭基地,英军飞机共计毁28架,重创8架,轻创21架。至此,英缅空军几乎全部丧失战斗力,日军掌握了缅甸战场的制空权。3月22日,日军继续攻击,并以一部迂回前进阵地。3月23日,日军增加兵力,以两个联队在20余架飞机掩护下,实施连续进攻。第二师以步骑兵相配合,向日军侧翼反击,并用集束手榴弹、燃烧瓶与日军坦克、装甲车展开搏斗,炸(烧)毁日军坦克、装甲车多辆,使日军进攻受挫。3月24日,日军继续以陆空联合向鄂克春前进阵地攻击,同时以1100余人向东吁以北的克永冈机场迂回,且迅速攻占该机场。第五军以彬文那补充第一团紧急增援,但机场已失。第二师派一个团向机场日军反击,也未能奏效。日军切断第二师与后方的联系,东吁守军陷入日军三面包围之中。

1942年3月26日,日军以一部进至东吁以北的南阳车站占领阵地,企图阻止中国远征军增援部队南下。是日,蒋介石电令中国远征军:“侵缅之敌,似有以主力向东吁、曼德勒进攻之企图。我军在目前应以第五军之第二师、新编第二十二师及军直属部队,在东吁、彬文那间与敌作第一次会战。如会战不利,应行持久抵抗,以逐次消耗敌人。”杜聿明奉令后,决心攻击当面之敌,将其压迫于喀巴温河右岸而歼灭之。当晚,他确定了新的作战部署:(1)以第二师为固守兵团,固守东吁城。(2)以新编第二十二师为攻击兵团,攻击仰曼公路(仰光——曼德勒)以西地区当面之敌的左翼。(3)以军直属补充第二团、第一团第一营为右侧支队,由东吁右侧山地推进,向敌左侧背攻击。(4)第九十六师以火车输送至耶达谢附近集结待机。

1942年3月27日,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再次倾全力猛攻东吁。日军另一部则自南阳北进,企图阻止新编第二十二师增援,与该师第六十四团在南阳车站以北永冈附近遭遇。一度激战,日军不支,退守车站,与该师对峙。3月28日,日军第五十六师团附战车联队由仰光增援。该师团以第一四五联队增强南阳车站之防守,阻止新编第二十二师增援。这时,新编第二十二师主力由耶达谢南下,对占据南阳车站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一四四联队、第一四五联队猛攻。午后,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克南阳车站,击毁日军战车5辆、大炮6门,俘获大炮2门及大尉以下官兵37人。

1942年3月29日,日军改变战法,企图先歼灭新编第二十二师,然后再去对付第二师。日军集中第五十六师团和战车联队对南阳车站猛烈反扑,与新编第二十二师激战终日。入夜,日军投入第十八师团第五十六联队、第五十五师团第一四三联队,协同第五十六师团发动进攻,又被击退。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两个战车联队均已到达东吁附近,敌我力量悬殊,不利再战。杜聿明果断下令:(1)第二师于3月30日凌晨突围,沿锡唐河东岸撤至彬文那集结整顿。(2)新编第二十二师以一部向南阳车站外围之敌发动反击,借以迷惑敌人,掩护第二师突围。(3)新编第二十二师主力则应采取逐次抵抗,迟滞敌人的进攻,掩护军主力在彬文那至平马道地区组织会战。(4)以黄翔指挥的游击支队,自勃固山脉东进,侧击敌人,协力新编第二十二师作战。

1942年3月31日,廖耀湘令第六十六团主力向南阳以南之敌佯攻,掩护师主力转移。他自己随第六十六团行动,亲自参与指挥。待其他各团撤至指定位置后,他才和该团撤退,绕道到耶达谢占领阵地。4月6日,日军以3个步兵联队在两个炮兵联队、一个战车大队和航空兵协力下,对耶达谢第六十六团猛攻。4月10日,日军被击退。4月11日至16日,廖耀湘将所属3个团梯次配备,相互交替掩护,依次向平马道转进。从耶达谢到平马道的阻击战历时18天,新编第二十二师单独抗击拥有200门大炮、200辆坦克的两个日军师团5万余人,采取各种巧妙的战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毙伤敌军4500余人,达到了阻击敌人、掩护主力组织战役之目的,创造了“逐次抵抗”作战中非常成功的战例。

但是,由于英军擅自撤退和最高层级指挥失误,日军迅速向缅甸北部地区推进。在侧翼暴露的情况下,第五军第二师、第九十六师及军直属炮兵、工兵各一部经缅北撤退回国。杜聿明率军部直属部队及新编第二十二师,冒雨徒步在森林中艰难地向胡康河谷(谷称野人山)的大洛和新背洋退却。行军途中,时值雨季,山洪暴发,暴雨连日,部队粮尽药绝。在新背洋附近,部队绝粮8日。官兵饥病交加,死亡累累。新编第二十二师入缅时9000人,后来战斗伤亡2000人,撤退伤亡4000人,总伤亡人数居第五军各师伤亡之首。1942年5月31日,第五军军部直属部队及新编第二十二师奉命改道向印度转移。7月25日,抵达印度利多。

 

三、主战胡康河谷

 

1942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杜聿明奉召回国。同时,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任命美国军官史迪威中将为总指挥,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中将为副总指挥。尽管进入印度的新编第二十二师等部仍是中国远征军的一部分,执行的任务仍是反攻缅甸、打通国际运输线,却多了一个新称呼——中国驻印军,以区别于此前入缅作战的部队和在此前后撤退回国休整的部队。但是,通常中国远征军包括中国驻印军,仍是一个整体。

1942年8月,新编第二十二师奉调印度兰姆伽接受美军顾问训练,更换美式装备。鉴于第一次入缅的惨痛经历,廖耀湘亲自带领参谋人员深入原始森林考察地形,先后编写出《森林作战战法》《城镇村落战斗》等书,连同以前编写的《小部队战术》,结合自己的军事理论修养及实战经验教授给部队各级军官。全师精神面貌和战斗力都得到质的提升,一跃成为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之一。

1943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驻印军改编为新编第一军,以郑洞国为中将军长,下辖新编第二十二师、新编第三十八师。史迪威调来的300名美国军官,则担任教官及管理人员。经过一年多整补、训练,新编第二十二师战斗力完全得到恢复。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时机已经成熟,部队随时准备投入新的战斗。10月下旬,国民政府决定执行魁北克会议决定,以驻印军为主力,联合英军、美军一部,正式开始向缅北反攻作战。经过慎重选择,作战发起地点确定为胡康河谷地区。

胡康河谷位于缅甸最北端,与中国、印度接壤。胡康河又称胡康盆地,由大洛盆地和新背洋盆地组成,山高林密,河流纵横,雨季泛滥,有绝地之称。胡康河谷既是中印公路的首端,又是印度通往密支那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防守胡康河谷和密支那的日军是所谓的“常胜军”第十八师团。该师团的基本任务是:保卫缅北,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要特别确保密支那、甘马因一带要地,以配合在英帕尔和云南方面的作战。

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二团由缅北野人山区的唐家卡、卡拉卡一线,分三路向缅北的新背洋、于邦一线前进。12月28日,中国驻印军在美国空军支援下终于攻占于邦,日军第五十六联队第二大队被歼,其余向大龙河左岸地区撤退。当天,中国驻印军总部下达了作战命令。

1944年1月31日,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攻克大洛,日军第五十六联队第三大队长冈田少佐以下700余人被歼,残部向孟关方面退去。此时,新编第二十二师主力已全部到达战场。2月1日,新编第三十八师攻克太白家,新编第二十二师、新编第三十八师两路兵锋直指孟关。孟关是缅北军事重镇,地当胡康河谷之要冲。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孟关地区集中第五十五联队、第五十六联队主力,共有7个步兵大队、2个山炮大队、1个重炮大队、1个反坦克大队,并在孟关及其外围据点构筑了坚固防御阵地。日军企图据险固守,作持久抵抗,阻滞中国驻印军的进攻,以掩护第十五军行将对英帕尔发动的“乌”号作战,破坏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的计划。

史迪威决心乘日军新败士气受挫、中国驻印军初胜士气高昂之势,不待英军从英帕尔发动进攻,也不等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西进,立即挥师南下,捕捉日军第十八师团歼灭之。1944年2月18日,中国驻印军以新编第三十八师为左纵队,新编第二十二师为右纵队,以大奈河为作战地境,向孟关攻击前进。新编第二十二师以第六十五团为右侧支队,掩护主力右侧安全,向伦京敌后作远距离纵深迂回。同时,以第六十六团第一营协助独立坦克第一营,自孟关东侧经过原始森林地带,迂回至孟关南面,切断日军补给线,并向孟关攻击。

1944年3月3日,美军第五三七支队由孟关以东外围迂回,向瓦鲁班攻击前进。新编第三十八师主力向东作大纵深迂回,先后攻克于卡、拉树卡等孟关日军外围据点,楔入瓦鲁班以南地区,对孟关日军形成纵深包围。新编第二十二师主力随即向孟关发起猛攻,日军据险顽抗。3月5日,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克孟关。日军第十八师团两个联队主力大部被歼,仅一部突围向瓦鲁班方向溃败。3月9日,中国驻印军攻克瓦鲁班。3月15日,攻占丁高沙坎。至此,胡康河谷日军已被肃清。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退守杰布山隘口,阻止中国驻印军南进。

杰布山是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的分水岭,自丁高沙坎起至沙杜渣止,全长约10公里。山间羊肠小道,形成隘路,隘路两侧高地均有日军坚固工事。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退守此地后,获得了装备和兵员补充。1944年3月9日,史迪威下令向杰布山攻击前进,要求以最大速度由瓦鲁班继续南下,攻取沙杜渣及其两侧之杰布山高地。

1944年3月28日,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通过隘阻重重的山区,抵达沙杜渣以南之拉班,立即向北攻击杰布山日军的侧背。3月29日,新编第二十二师在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接应下,南北夹攻,夺取沙杜渣,杰布山遂为中国驻印军全部攻占。至此,中国驻印军打开通向孟拱河谷的门户,把战线推进到孟拱河谷。

 

四、主战孟拱河谷

 

孟拱河谷纵长110公里,平均宽度不到10公里。孟拱城位于南高江与孟拱河、南因河汇合处,有铁路、公路通向密支那和曼德勒,与密支那、甘马因互成犄角,是军事上的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每逢雨季,平地一片汪洋,易守难攻。日军为阻拒中国驻印军前进,除对第十八师团残部实行装备和兵员补充外,又调集原在滇西的第十八师团第一一四联队、第五十六师团第一四六联队前往增援,全部配置于孟拱河谷,企图凭借山川有利地形,逐次抵抗,以待雨季来临。

中国驻印军指挥部决心于雨季到来前迅速歼灭当面之敌,遂决定以新编第二十二师附独立坦克第一营沿公路突破日军纵深阵地,夺取甘马因;以新编第三十八师由东面向敌后迂回,进行夹击,夺取孟拱。1944年4月初,中国驻印军各部开始行动。4月下旬,新编第二十二师进抵英开塘北侧地区,与日军形成对峙。5月3日,该师和独立坦克第一营在美军飞机36架配合下,对驻守英开塘的日军实施猛烈攻击,将日军阵地全部摧毁。5月4日,攻占英开塘,日军沿公路南逃,退守马拉高。

进入5月,缅北雨季来临,气候恶劣。为求迅速打通中印公路,中国驻印军指挥部以新编第二十二师主力沿公路向甘马因挺进。1944年5月下旬,该师攻占马拉高等日军据点。此时,由中国空运入印的第五十师第一四九团,已经到达战场。为加强攻击力量,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决定,将该团配属新编第二十二师。6月上旬,该师主力进抵甘马因附近。6月9日,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攻占支遵,第一一二团向甘马因以南实行纵深迂回。面对中国驻印军的包围,日军调集第二师团第四联队一部、第五十三师团第一二八联队进行增援,先后实行14次反扑,均被击退。此后,被围日军据险死守,作困兽之斗。6月19日,新编第二十二师攻入甘马因,日军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率残部向南溃逃。

在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中,廖耀湘所部表现突出。1944年8月,国民政府授予他青天白日勋章一枚,新编第二十二师及其第六十五团各获虎旗一面。

 

五、围攻八莫作战

 

自从缅北反攻以后,中国驻印军在恶劣自然环境下与日军连续苦战,伤亡较大,亟需休整。中国驻印军总部决定利用雨季进行整补,并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以新编第三十八师、新编第二十二师为基础,连同陆续运抵印度整训的其他师整编为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新编第一军军长孙立人中将,下辖新编第三十师、新编第三十八师。新编第六军军长廖耀湘中将,下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原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升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1944年10月,史迪威因同蒋介石矛盾激化被召回国,魏德迈中将继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驻华美军司令,索尔登中将继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印缅战区美军司令。

1944年10月10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下达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迅速向八莫推进,全歼或包围八莫至曼西地区之敌,并准备继续向南推进。八莫,是日军侵略中国滇西的重要据点,是伊洛瓦底江域仅次于密支那的第二大城市。日军自密支那失守后,即由南坎抽调第二师团搜索联队、第十六联队第二大队、混合炮兵大队,以及由孟拱、密支那溃退的残部,在八莫周围部署防御,加强工事,并向密八公路(密支那——八莫)之那龙等处及伊洛瓦底江各支流配置警戒部队。日军第二师团主力推进到芒市,第十八师团由英多移守南坎,企图阻止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晤。嗣后,日军又改令第十八师团移守蒙米特,留第五十五联队防守南坎,并令第二师团主力移向曼德勒。

1944年10月下旬,新编第六军分兵两路攻击前进。主力新编第二十二师自和平指向瑞姑。第五十师自和平经杰沙,协同新编第二十二师围攻瑞姑日军。11月上旬,以上两师先头部队以凌厉攻势歼灭日军第二师团第十六联队。11月12日,新编第二十二师连克曼西及大曼后,立即以一部向八莫进击,协同策应新编第三十八师围攻八莫。

1944年11月上旬,新编第三十八师两个团和新编第二十二师两个营对八莫完成包围,逐渐压缩包围圈。日军凭借有利地形及坚固工事顽强抵抗,中国驻印军在空军和炮兵火力支援下实施强攻。11月24日,中国驻印军连克日军八莫外围据点,突入城内。日军伤亡惨重,除60余名日军泅水逃往南坎,其余自城防司令原好三大佐以下官兵悉数被歼。11月,美国政府授予廖耀湘自由勋章,英国政府授予廖耀湘十字勋章,国民政府授予新编第六军虎旗。

1944年12月底,新编第二十二师先后攻占曼大、西口、东吁。新编第二十二师先遣部队偷渡瑞丽江后,接着攻克了芒卡、拉西等要点。该师主力正准备渡过瑞丽江时,忽奉命集结,停止渡江。1944年12月中旬,廖耀湘率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十四师紧急空运回国,准备参加湘西会战。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新编第二十二师屡建功勋,先后歼灭日军20000余人,其中包括日军精锐第十八师团。新编第六军则以装备精良、素质高超成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廖耀湘成为著名抗战将领。

 

六、抗战后的结局

 

抗日战争胜利后,廖耀湘追随蒋介石参加内战。1946年1月,新编第六军经海运到东北。此后,该部作为抢占东北的主力,先后攻占鞍山、海城、营口、本溪、四平、长春等地。6月,蒋介石亲自接见,称赞他指挥有方,战绩卓著。1947年8月,他被任命为第九兵团中将司令官。1948年1月,该兵团新编第五军在公主屯被全歼,第四十九军大部在彰武和新立屯被歼。10月,他任西进兵团(辽西兵团)司令官,指挥新编第三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第四十九军、第七十一军,以及骑兵旅、炮兵团、装甲部队等共11万余人,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10月28日拂晓,战斗基本结束,廖耀湘所部全部被歼灭。

廖耀湘在几个部下帮助下,向南方突围。他们夜行晓藏,希望能赶到沈阳追上杜聿明的部队。他们花重金买来几件老百姓衣服,化装前行。在辽河边等渡船时,听说沈阳已解放,他们感到走投无路,决心自杀,可是手中连用来自杀的枪都没有。廖耀湘坐在一棵大树下抱头痛哭,准备等到天黑就在那棵树上自缢。部下周璞苦苦相劝,要他绕道奔葫芦岛,没准赶上国民党撤退的部队。两人起来慢慢地走,遇到了解放军巡逻小队的盘查。为了求得速死,他马上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廖耀湘被关进战犯管理所后,开始非常自负。他常说自己的失败非战之过,是上峰举棋不定,一再贻误战机。在沈阳、哈尔滨、抚顺、绥化、北京等地改造学习期间,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并欣然应邀到解放军军事学院授课。1961年,他作为第三批改造先进的战犯被特赦释放,任命为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12月,他被特邀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此时,夫人黄伯溶和儿子廖定一在美国,而他选择留在大陆。

“文革”中廖耀湘受到冲击,一再受到批斗。1968年12月2日,他在一次批斗中情绪激动,心脏病突然发作而逝世,享年62岁。周恩来闻知此事,指示秘书前往政协了解有关情况。但是,政协大院贴满大字报和标语,根本无人上班,只得丧事从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组织追悼活动,将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开肯定了他在抗战中建树的历史功绩。■

(责任编辑 陈晓红)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