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六昼夜——塔山阻击战

王佳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我军从山东、河北、江苏等地抽调主力部队向东北进军,先后到达东北的部队共计11万人,地方干部2万余人。11月,蒋军为抢占东北,派出30万大军进攻东北。我军刚到东北,没有群众基础,部队也未来得及整编,敌强我弱,经过保卫山海关、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我军逐渐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到1948年初,经过夏季、秋季、冬季攻势,共歼灭蒋军30万余人,攻占城市77座,占领区面积已占东北的97%,我军已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蒋军龟缩在互不联系的长春、沈阳、锦州等12座孤城内。

 

血战前的序幕

 

1948年9月,我军集中了5个纵队、3个独立师和炮兵纵队、1个坦克营,突然南下北宁线,准备夺取锦州。蒋介石匆忙从华北抽调第六十二军、第九十二军二十一师、独立九十五师,从山东抽调第三十九军的第二师和第一○三师,与驻扎在锦西的五十四军会合,组成“东进兵团”,其中9个师为中央军嫡系部队。蒋介石乘坐专机两次来到葫芦岛督战,命令蒋军海军第三舰队、空军部队密切配合地面攻势,要求“东进兵团”全体官兵撕开解放军的包围圈。

我军东野司令部决心调遣第四、十一纵队及热河两个独立师,阻击由锦西向锦州增援之敌,其中四纵在塔山、高桥布防,十一纵把守槐树沟、王家屯南北地区,热河独立四、六师负责攻击葫芦岛、锦西的交通线,10月14日又调遣第一纵队进入高桥,担任总预备队。塔山至锦州距离仅30里,塔山的得失,对敌我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全歼东北的蒋军,我方必先占锦州,而占锦州必先守塔山。对蒋军而言,这是扭转东北战局的最后机会,蒋军东、西两路大军会师锦州,将对东野主力造成腹背夹击之势。10月7日至8日,四纵各部进入指定位置,开始构筑阵地。

5个月的新式整军中,四纵专门学习的是“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一身攻坚的本事只想施展在锦州城上,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四纵司令员吴克华和纵队政委莫文骅为了扭转各级指战员的思想,一边行军一边做政治思想工作,号召全纵“寸土必争,与阵地共存亡”,使广大指战员充分认识到打援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塔山一线均为丘陵地带,东西两头高,中间低洼平坦,没有险要地势可以依托,易攻难守。我军布防以塔山堡为中心,东至海边,西至白台山、北山,正面宽达12公里,蒋军进攻的地段仅8公里,且依山傍海无法迂回包抄,兵力无法展开,便于我军在防线核心地段集中兵力、火力给蒋军以打击。不利的因素是我军防御阵地的构筑十分仓促,野战工事很不完备。虽然战士和支前群众夜以继日地构筑阵地,但直到10月10日战斗打响前,我军大部分工事尚未构筑顶盖,前沿也未设置障碍物,交通壕也只完成了一部分。

在兵力部署方面,我军将兵力作纵深梯次配置,加强塔山村、铁路桥头堡、白台山等要点的防守。由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守备塔山以东及打鱼山阵地,三十六团守备塔山以西、刘家屯以北,第一线各师、各团保留1/3到2/3的兵力作为预备队,第十师及十一师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则位于一线部队侧后方。这样一来,每个核心阵地都有一个团的兵力把守,另有一个团担任预备队,纵队还掌握了一个师的兵力作为预备队,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在火力运用上贯彻“分散配置,集中使用”的原则,按“两群三线”的火力布局配置火炮,56门92式步兵迫击炮为团属第一线,28门山炮是师属第二线,26门榴弹炮和9门高射炮为纵队属第三线,并将纵队属的第三线炮兵分为两个炮群,一个安置在潘家屯以西的高地,支援塔山堡及其西面的守军,另一个安置在王善屯、排路沟、甜水河子,支援塔山堡以东的守军,不算60炮,4纵共有火炮119门。

 

浴血塔山堡

 

10月7日、8日,我攻锦部队开始向锦州外围阵地炮击,炮声不断从锦州方向传到葫芦岛蒋军的耳中,困守在锦州的范汉杰不断发电求援。蒋军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命令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暂编五十七师守备葫芦岛和锦西县城,其余部队未待烟台的三十九军到达,就于10月10日凌晨4点,在40余门重炮、2艘军舰的火力掩护下,发起了进攻。

据吴克华回忆,在几十分钟内落弹就达到五千余发,工事被大量摧毁,铁轨枕木被炸,就连远离前沿的四纵指挥部附近也落下了炮弹。我第三十四团的前沿工事几乎全部被毁,但战士们仍严守着阵地。

炮击半小时后,蒋军打头阵的第五十四军第八师、新六军暂六十二师、第六十二军一五一师以密集队形向我军塔山、白台山阵地发起了冲锋,连、营、团长带头,督战队在后压阵,妄图倚仗兵力优势突破我军防线。冲上来的蒋军和我军战士,展开肉搏战。我军前沿阵地、交通壕、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呈现拉锯状态。

我军指挥员观察到敌军后续梯队的集结,命令炮兵集中火力轰击后续梯队,炸得集结中的敌军尸横遍野。趁蒋军疯狂的冲锋被打断之时,前沿部队立刻发动反冲击,终于将敌攻势瓦解。蒋军在上午反复攻击,在我军阵地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虽然距离仅有几十米,但久攻不下,到了上午11时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进攻。

下午3点,蒋军仍采用炮击与冲锋交替的手段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经过上午的战斗,我军已摸清了蒋军的战法,每当炮击开始时只留一小部分战士监视敌人,大部队进入交通壕隐蔽,炮击结束后快速进入阵地,各连、排、班不断发动小规模的反冲击,不断将蒋军的冲锋打退。我白台山7号阵地警卫连二排打得只剩下9个人,8人被炮火震昏,1人被埋进土里,关键时刻三班前来支援,巩固了阵地。战至下午4点,打退了蒋军9次进攻后,四纵组织预备队反击,将蒋军最后一次进攻粉碎,猛烈的炮火将攻我高家滩村的蒋军一个营的后路切断,经激战将其全歼,俘虏280余人。

打鱼山岛位于防线东部,是突出在连山湾北岸的一个半岛,面积仅一平方公里左右。当天凌晨3点30分,我军约一个排刚进入阵地不久,地形尚未熟悉,也不了解潮汐涨落规律,蒋军一个营趁退潮之时,由大、小东山偷涉海滩,偷袭得手。打鱼山岛阵地的丢失,使我军防守的西海口和塔山村阵地侧后直接受到了威胁,蒋军如从西海口登陆,就可以绕过高桥,直抵锦州外围。下午4时许,适逢海潮退尽,我十师二十九团一营反击打鱼山,全歼守敌,打鱼山岛重归我手。

11日拂晓,第五十四军、六十二军军长阙汉骞和林伟俦来到前线鸡笼山的高地指挥所督战,由第五十四军第八师攻打塔山、第六十二军一五一师攻打白台山,暂六十二师、一五七师攻打两翼,集中五十四军全军的炮兵火力轰击塔山,六十二军全军炮兵指向白台山脚的207高地,采用中央突破的方式向防线正面发起进攻。对此,我军指挥员早有预料,10日晚就派出一部分预备队协助塔山守军加修工事,整顿部队,并将火炮阵地转移至塔山西北高地。

猛烈的炮击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炮弹把我军的阵地从前沿到纵深都炸成一片火海。炮击结束后,蒋军再次发起集团冲锋,我军故意把敌人放近到阵前几十米处才实施还击,各种火器分别打大小远近不同的目标,步枪、手榴弹、轻机枪打敌突击队,60炮、迫击炮打其二梯队,山炮、野榴炮打敌后续部队。

蒋军不顾我火力杀伤,采取人海战术,一波波地拥上来。第八师第二十三团一营趁机靠近我塔山村阵地前沿,我第三十四团一连一排及二排五班的战士死守不退,顽强抵抗,从两侧地堡射出的子弹不断地打进人堆里,蒋军每前进一步都伤亡惨重。一连伤亡过半,前沿防线终于被蒋军突破,激烈的战斗转移至村中,村口、街巷、屋内、院外,都是抗击的战场,建制已乱的我军战士仍然三三两两地在村中抵抗,顽强地阻挡蒋军的前进。

眼见阵地危在旦夕,我军迅速组织反击,三十四团立刻将预备队四连派往塔山堡。一营副营长鲍仁川穿过炮火封锁进入村内,迅速将村内第一连的零散人员、连队文书、通讯员等人组织起来,稳住了阵脚,有效遏制了蒋军的攻势。我军的预备队也很快赶到,几路反击部队向村中的蒋军展开夹击,经过20分钟的战斗,终于将蒋军击溃,溃逃的蒋军官兵遭我军炮火攻击,一路遗尸无数,塔山堡阵地终于转危为安。战后,鲍仁川荣获东野战时最高的奖章—毛泽东奖章,并荣立一等功。

敌在第八师猛攻塔山堡的同时,第六十二军一五一师第四五三团在拂晓前以夜袭的手段夺取了白台山山麓的207高地,但没到半个小时就被我军反击夺回。从上午7时到下午4时,激烈的攻防战持续了9个小时之久,我军克服了工事被毁、火力劣势等不利条件,再次瓦解了蒋军的攻势,阵地巍然屹立。败退的敌人然心有不甘,妄图在我前沿阵地构筑工事,我军立刻调动预备队实施了反冲击,将蒋军撵回了攻击发起位置。

两天来,我军虽然成功击退了蒋军的猛攻,但自身也有伤亡,坚守塔山堡的三十四团一连,战前原有170至180人,经过两天的恶战,仅剩下7人,许多前沿阵地的战士也已伤亡了大半。

11日下午,蒋军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率领九十二军二十一师来到塔山前线,开会讨论进攻方略。五十四军参谋长和十七兵团参谋长分别提出了两套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主力指向塔山和白台山之间工事较薄弱的地带,在此处达成突破后迂回到我军侧翼;第二个方案是发挥蒋军所占阵地较高的优势,使用炮火掩护部队从锦葫公路前进。本就认为东北大势已去的侯镜如,对需要冒险的第一方案不感兴趣,选择了比较稳妥的第二个方案,准备稳扎稳打,再碰碰运气。

国民党华北战地督查组长罗奇狂妄至极,眼见第五十四军、六十二军碰得一鼻子灰,仍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认为全体官兵只要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就一定能撕开我军的防线。作为独立九十五师的前任师长,罗奇向侯镜如提出由独立九十五师负责进攻塔山,并要求由他的广东老乡、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指挥,做着邀功请赏的美梦。为了让独立九十五师做好充分准备,罗奇提出全军12日歇息一天,13日拂晓进攻,好让独立九十五师的军官们侦察地形,研究好步炮协同。

12日当天,蒋军只以4个团的兵力作警卫性接触,同时以大炮向我纵深阵地猛烈轰击,飞机轮番轰炸扫射。罗奇带着独立九十五师连长以上的军官到前沿阵地侦察地形,我军很快发现蒋军大批军官在窥视,意识到蒋军正调整部署,准备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于是抓紧时间抢修、完善工事,在前沿用高压电线重新铺设了铁丝网和鹿砦,在主要道路上埋设了爆破筒;掩体一律加上顶盖,沿村房屋的墙基下构筑暗堡工事;把交通壕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有的还在工事附近挖掘了休息室和掩蔽部。

为了摸清蒋军的部署,我军派出小分队在夜晚去敌军阵地捕捉俘虏,俘虏了第二十一师六十三团的副团长及其参谋和卫兵,讯问得知独立九十五师将是次日进攻的主力。号称“赵子龙”师的独立九十五师是“东进兵团”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号称在华北时没有丢过一挺机枪。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罗奇还向北平方面发电请求空军派飞机来助战,准备13日大战。

为应战独立九十五师,我军重新做了部署,鉴于十二师在两天前的战斗中伤亡较大,吴克华决定缩小防御正面,将面对九十五师的塔山以东阵地交给第十师二十八团把守,将十一师三十一团的阵地移交给十一纵,三十一团移动至十二师侧后归十二师指挥,三十二团从一线撤出列入纵队预备队,我军阵地的纵深也得到加强。同时,将炮兵阵地前移,保护塔山堡的两翼,准备给进攻的独立九十五师送上炮弹“大餐”。

 

决战时刻

 

13日拂晓4时30分,蒋军的炮火准备开始,战斗最为残酷的一天到来了。半个小时的猛烈炮击后,蒋军发起了全线进攻。当蒋军的炮火延伸,步兵开始冲锋时,我军战士迅速进入阵地迎击,我军在阵地前沿构筑了严密的火网,在三十四团一营防守的正前方1000米处共有重机枪16挺、轻机枪49挺、60炮9门加上团属的迫击炮和数百支步枪、冲锋枪。

独立九十五师的打法和头两天进攻的主力第五十四军、第六十二军并无二致,仍然采用波浪式攻击的方法,企图集中兵力一举突破我军。全师每个团分为三波,每个营为一波,轻重机枪集中使用掩护步兵前进,步兵带足手榴弹,寻找机会贴近阵地与我军近战,并先以小部队冲锋,以多个波次的梯队迎击我军预备队。在军官的带领下,九十五师士兵端着冲锋枪、轻机枪等自动武器一波一波地冲了上来,我军待敌人进入射界内才开火,步炮协同十分默契。第九十五师官兵陷入我军的火网,死伤惨重。在打退蒋军几轮冲锋后,我军第二十八团许多连队伤亡已超过百人,吴克华决定把预备队十一师一个团移动至二十八师侧后加强防守,并命令炮群全力开火打击塔山方向的蒋军以减轻我军压力。

当天下午,用重金募集的九十五师敢死队投入了战斗,这伙亡命徒赤裸上身,身背大刀,手拎着冲锋枪、轻机枪发起冲锋。我第二十八团阵地的电话线被炮火炸断,前沿阵地多处被突破,陷于被分割包围的困境,二十八团一营二连一排坚守的阵地连伤员在内只剩7人,在我军炮火的支援和预备队的反冲击下,终于将蒋军的敢死队击溃。

当天黄昏时分,经过十余个小时的高强度进攻,蒋军已难以为继,我军阵前的敌军尸积如山,伤者无人过问。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仍不能在我军阵中打开突破口,心灰意冷的侯镜如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经此一战,蒋军基本丧失了锐气。我军屡战屡胜,虽然伤亡很大,但阵地仍然屹立不倒。

14日上午10时,震耳欲聋的炮声从锦州方向传来,围城部队向锦州城发起了总攻。蒋军在蒋介石“拂晓前攻下塔山”的严令下不得不再次以血肉之躯来冲击我军的“钢铁长城”。蒋军的进攻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没有起码的冲锋队形和战术,只是拼命地驱赶着士兵向我军的火网冲击。蒋军的攻势还没到中午就已没了气势,只是以小部队引诱我军大部队实施反冲击,以便予以炮火杀伤,四纵指战员识破了蒋军的诡计,命令各部坚守不出,蒋军再也无机可乘。仅这一天的战斗,蒋军伤亡就达3000余人,独立九十五师经过两天的血战已伤亡过半,三个团只剩下三个营的兵力,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在我军防线面前耗尽了兵力和士气的蒋军在15日打消了正面强攻的打算,试图以夜袭的方式再博一把,在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我军战士面前,他们最后的挣扎又遭到了失败。不管督战队如何威胁,士气低落、疲惫不堪的蒋军官兵一遭到我军的射击就立刻溃散,不愿上前送命,“赵子龙”师两个连被我军的火力截断了退路,进退两难,在我军的攻心战下当了俘虏。至中午12时,蒋军全线撤退。至此,持续了六昼夜的塔山阻击战以我军的完胜而告终。

在这六天的血战中,蒋军伤亡近7000人(伤亡副团长以下6222人,俘虏副团长以下667人),我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守住塔山的任务。战后,第二十八团被授予“塔山守备英雄团”荣誉称号、三十四团被授予“塔山英雄团”荣誉称号、三十六团被授予“白台山守备英雄团”荣誉称号,纵队炮兵团荣获“威震敌胆炮团”的光荣称号,鲍仁川等23人荣获毛泽东奖章。

 

两军的技战术总结

 

我军在塔山阻击战中,决策指挥正确,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命令得到坚决地贯彻执行。同时,根据塔山的地形条件,合理部署兵力,判明了蒋军的主攻方向。由于重点设防,节约了兵力,各级部队都保有充足的预备队,始终有足够的新生力量投入到反冲击或补充、替换一线部队。在战斗中我军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反冲击,打乱敌人的攻击部署。在火力运用上,我军加强了前沿的火器配备,各阵地之间都配置了隐蔽火力和侧射火力,增大了前沿火力密度,取得了良好的杀伤效果。

反观蒋军,政出多门,事权不一,指挥系统十分混乱。阙汉骞指挥不动六十二军,罗奇也时常干扰他的部署,此后负责指挥的侯镜如也无力约束各部,蒋介石不明白塔山的战况,胡乱下达不切实际的命令,加剧了蒋军指挥系统的混乱。蒋军骄傲自大,在没有摸清我军部署的情况下就发起了进攻,战术过于呆板,每天拂晓4点至5点进行炮火准备,炮火准备完成后即以步兵发起集团冲锋,在我军阵前多次受挫仍不改变打法,徒增伤亡,折损锐气。偶尔发动的突然袭击,虽有成果但无预备队及时跟进,无法巩固阵地。步炮协同、海空协同非常糟糕,“重庆号”“太康号”两舰借口吃水浅,只是远远地按照图上坐标开炮,炮击效果不尽如人意。空军支援力度不足,投弹无精度可言,甚至还误将500磅炸弹扔到独立九十五师的头上,实际战斗作用微乎其微。

1948年10月15日,锦州宣告解放。11月1日,四纵奉命入关参加平津战役,成为东野最早入关的部队。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此役共歼灭俘虏国民党军47.2千余人,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责任编辑 王双)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