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养战建特纵——华东战场特种兵纵队的创建

陈锐霆

    导语: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司令员领导下,将国民党军在战场上丢弃的重型武器装备集中起来,“以战养战”,统一组建起华东人民军队自己的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为首任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兼校长。这支部队在实战中初试锋芒,经过泰安战斗、孟良崮战役等炮火的洗礼,迅速成长壮大,狠狠打击了反动派武装。

 

 

 

19461215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发起了宿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九师全部和整编第十一师一部共33000余人。19471月上中旬,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取得了鲁南大捷,共歼灭国民党军53000余人。在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漏汁湖至峄县方向(今属枣庄市)阵地上,连绵几十公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国民党军丢弃的火炮、坦克和汽车。许多火炮基本上完好无损,有的甚至连炮衣都没脱下;大批美制一○五毫米榴弹炮和火炮牵引车东倒西歪丢在公路两侧。而战场打扫没有统一组织领导,有些装备特别是火炮汽车,不断受到各部队零散人员“游击习气”的破坏。由于对美制装备了解十分有限,许多战士看着这些“机械化”装备干瞪眼,甚至开了架的榴弹炮也合拢不起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命令在国民党军丢弃装备相对集中的地方,统一组织力量打扫、转运后方。经过一个多月的战场打扫,将散落在几十公里战场上的火炮、炮弹、器材、汽车、坦克等全部集中运往沂南。鲁南战役以及宿北等战场上的缴获物资,为组建华东人民军队自己的特种兵部队,奠定了物质基础。

 

“以战养战”建特纵

 

19471月下旬,鲁南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指示,华东解放区领导机构进行调整、部队统一整编。当时,国民党军队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山东是主攻方向。陈诚亲自指挥,妄图夹击我军主力于临沂、蒙阴地区,而我军正在寻机聚歼敌人突出的一路,打更大的歼灭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和其他领导同志商量,决定成立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把除步兵以外的炮兵、坦克兵、工兵、骑兵统一管起来。陈锐霆为首任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兼校长,张藩任政治委员。

特种兵纵队(简称特纵),最初下辖美式榴炮团、野炮团、骑兵团、工兵营(后扩建为工兵团)、坦克队及特科学校。陈老总对陈锐霆说,特纵是“以战养战”的产物,一定要教育干部爱护这些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装备;同时还要用“以战教战”的办法,抓紧部队的训练。当前主要是赶紧把美式榴弹炮搞起来,好早一点到前方参战,以适应打大歼灭战的要求。他说,我们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工业,在这个条件下搞现代化兵种,会碰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希望好好团结、群策群力,把我军的特种兵部队建设好!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分管特纵,他向我指明了特纵建设方针和发展具体方向。在特纵的炮兵、坦克兵、工兵、骑兵四个兵种中,要重点突出炮兵建设,这是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华东地区部队近半年作战的体会,仗越打规模越大,而要打大的运动战,歼灭敌人的大兵团,没有炮兵是不行的。从打运动战转入防御作战,对据守村镇、依托加固的临时工事的敌人,没有炮兵摧毁这些敌人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压制敌人的炮火,这仗就不好打,更不要说打敌人设防的大中城市了,所以要突出炮兵建设。

我们仔细分析其他兵种看到,装甲坦克兵是现代作战不可缺少的兵种,机动性强、突击威力大。但当时我军的技术保障和油料保障都不具备,能够修好开动的坦克只够编一个分队,没有条件成为战斗部队,也不能经常参加作战,只能吓吓敌人、壮壮军威;工兵的土工、坑道、爆破等作业以及架桥、整修道路、保障交通等十分重要,但步兵部队已兼学了爆破和土工、坑道作业。特纵成立后的工兵营扩建为工兵团,主要担负架桥修路、保障交通,以便于部队机动和后方运输。骑兵在敌后机动打击敌人,但马匹还没有固定来源,难以为继。因此,特纵四兵种建设不搞平均主义,而是要突出炮兵建设。

特纵的炮兵建设本身也有重点和分工。轻型的如山炮,由各步兵纵队建设,加强各纵的炮兵团;特纵主要搞重型的火炮,编成野战炮团和榴弹炮团。而骡马牵引的野炮和汽车牵引的美式榴弹炮,应当以威力大、机动性强的榴弹炮为重点,使之成为“火力拳头”。

粟裕对美式榴弹炮部队建设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很快编组起来,拿到前方作战,以适应战争的急需;第二,要有过硬的战斗作风,因为摩托化炮兵威力大,目标也大,是敌人空袭和炮击的对象,这就要求部队勇敢顽强,在不良天气和复杂路况下能机动作战,能忍受艰苦;第三,要重视掌握技术,美式榴弹炮是新武器,必须有熟悉射击指挥的干部和熟练操作火炮、仪器的战士,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

为此,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炮兵建设为军事建设中心任务的指示,要求各步兵纵队领导以大局为重,服从野战军决定:规定今后凡缴获的美式榴弹炮和牵引车,以及懂炮兵业务的俘虏,都应立即送交特纵,不得留为己用。

 

新式装备苦炼成

 

筹建特纵期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首长机关给予极大关怀,全野战军各纵队每个连抽调一名优秀班长到榴弹炮团当炮手,这些班长大多是抗日战争期间入伍的老战士,95%以上是共产党员。虽然从班长改为战士,但他们不仅愉快地服从分配,而且给新组建的榴炮团带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后来都成为华东炮兵部队的骨干。

华东全军各部队都为特纵“开绿灯”,以能为特纵建设出力而感到光荣自豪。凡在战争中缴获的大炮、十轮卡牵引车,一律送交特纵使用,军区运输部队抽掉了一批技术熟练的老驾驶员,开着汽车到特纵来报到。在华东全军范围内,凡是懂得炮兵、工兵、装甲兵、机械、摩托技术的干部,都被指名调到特纵,重新分配工作。

1947318日晚,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在山东沂南县苍子坡村正式成立。同时宣布榴弹炮团和特科学校组建。虽然为预防敌人空袭,成立大会选择在大风之夜,但来参加的人员悉数到齐。吊起的马灯把会场四周照得通明,原本寂静的村子犹如过节般热闹。特纵成立之初,组织机构极不健全,纵队司、政、供、卫机构各科都缺少工作人员,重点建设的榴炮团只有三个连队和一个汽车大队,很多火炮还存放在仓库等待维修。于是先后从各步兵纵队抽调排以上干部400多人、班长骨干200余人来特纵工作,山东大学还派了老师给部队教文化课。当时,部队处于被敌人封锁的农村环境,器材物资的补充极为困难,由于武器装备全部缴获自敌方,部分火炮、汽车等已遭损坏、急需零件维修。美式榴弹炮弹仅一千余发,极缺的汽油需要补充。装备补给工作对新组建的特纵任务艰巨。后勤装备部门在器材工具缺乏、流动非常频繁、技术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皮革厂完成了野炮的装具制作任务,修炮厂维修好了损坏的榴弹炮和部分附件。

纵队组建就绪后,即布置两星期突击技术学习。提倡“苦学苦练”“互助立功”,新组建的美式榴炮团最为明显,战士们在梦中还念叨着分划改装的口令。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生活小习惯不同,还有一些同志不能闻汽油味,怕坐车晕车,宁愿车下徒步赶路,这些都被战士们克服了,能迅速参加战斗。

特纵的特科学校初建驻在山东省沂水县南边的东西满堂坡村,后校部又搬到了陈家庄。纵队司令员陈锐霆和政委张藩担任校长和政委。教育长为有办学经验的孙叔平。特校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用短期速成的方法,为前方部队培养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的技术骨干,二是接受、教育和改造被俘的国民党军下级军官及技术人员,让他们认清形势、弃旧图新,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

特科学校以华东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即炮兵大队)大队部及其第一、第三队为基础,加上从东江纵队调来的一批联排级干部和200多名解放人员(即被俘的国民党军下级军官)编成,初为团级编制,机关设训练处、政治处、教务处,有炮兵队、汽车队、坦克队等。

学员都是从华东各部队调来的骨干,学习热情高、文化基础差,有的只认识几个字,有的名字也写不好,加减乘除也不会。教学条件也很差,火炮、器材、车辆、书籍样样少的可怜,平均每个学员一天只能练习几分钟。

在器材不足、教员奇缺的情况下,特校提出教学口号“遇到困难想办法、碰到钉子找原因”,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苦学钻研精神。没有足够的火炮练习,就用木头制成代用品练习操作,缺少教员就实行“小先生”制,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各队设立了学习委员会,区有中心组、班有互助组,学员中还开展了学习立功运动。炮兵队学员为了克服困难,冒险拆卸炮弹引信,结合缴获的书籍和器材,弄清了炮弹原理。

特校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改造和争取国民党军被俘的技术人员。提出的目标是经过三个月的短期教育,争取和改造近400余名解放人员,达到绝大多数能自愿将其技术为人民特种兵服务的目标。解放学员刚到特校时,思想混乱、生活散漫,赌博习气十分严重,普遍存在怀疑、惧怕和不满的情绪,许多人要求回家,思想极不稳定。特校以政治教育为主、时事教育为中心、将政策教育和前途教育相结合,清除他们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思想,促使其转变态度和立场,强调只有转变为革命立场、为人民服务、为解放全中国做贡献,才有个人的出路和前途。

在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影响下,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学员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除极少数因身体等原因离队回家外,绝大多数都自觉自愿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有的结业留校当了教员,并在教学上取得了可喜成果。

 

初试锋芒镇敌顽

 

19474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决定发起泰(安)蒙(阴)战役,围歼泰安守敌整编第七十二师。华野第十纵队受领了攻打泰安的任务,特纵榴弹炮团一营奉命配合作战,首次亮相让特种兵们兴奋不已。

守备泰安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杨文亲率师部及第十三、第十四两个旅。该师虽然是国民党军的二等部队,但老兵多、作战经验丰富。而担负攻城的第十纵队当时也只有两个师,与守敌兵力相当。虽然十纵建立不久,还没有后膛炮兵、特纵榴弹炮参战,但攻城时就有炮兵支援了。十纵司令员宋时轮决心用山东人吃大饼的办法,一块一块把敌人吃掉。

泰安战斗中,炮兵的主要任务是压制敌人的炮兵,掩护第十纵队步兵攻坚。过去我军使用炮兵一般都是单炮直接瞄准,这次却是测地和图上作业结合,对城内敌人炮兵(一个榴炮连)实施间接瞄准炮火射击,这在华东野战军炮兵作战史上还是第一次。

第十纵队经过激战,23日攻占了泰安外围各据点和城东北的制高点摩天岭。但另一个制高点蒿里山敌我双方相持不下。亲自带队的陈锐霆将特纵榴炮团三个榴炮连和其他纵队、师团的大小火炮统一配置,一顿猛轰蒿里山,把敌人的炮兵打哑了,守敌被打得抱头鼠窜。攻泰战斗于26日上午结束,共歼国民党军20000余人,生俘敌师长杨文。

特纵炮兵初显神威,从杨文被俘前同南京国民党军总部的对话和被俘后的反应便可佐证。25日夜,解放军突入泰安城,杨文用报话机向南京总部呼叫,要求火速增援。南京答复“顶住!顶住!”杨文说:“顶不住啦,共军有大家伙(指一○五榴弹炮)!”南京问:“共军是土八路、小米加步枪,哪里来的大家伙?”杨文气愤地答:“共军的大家伙,还不是你们在鲁南送给人家的!”杨文被俘后,新华社山东分社前线记者问他失败感想,杨文感慨地说:“你们有这么多大炮(指一○五榴弹炮),完全出乎意料,你们炮兵火力组织得这样好,步兵和炮兵协同这样密切,我们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战后,宋司令员对陈锐霆说:“十纵是新组建的,特纵炮兵也是刚组建的,第一次协同就配合不错,我已经给部队下达命令,这次战斗中缴获的大炮和拉炮的汽车,全部交给特纵,我们一门炮、一部车都不准留下。”果然,这次战斗缴获的美式一○五毫米榴弹炮、战防炮、牵引汽车,都送给了特纵,外线作战的第十纵队后来在陇海铁路柳河所缴获的美式榴弹炮,也主动交给了特纵,有力地壮大了特纵炮兵队伍。

泰安战斗刚结束,部队又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参战炮兵集中强大的炮火,猛轰敌人的阵地,攻击部队乘机发起连续攻击,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在炮兵运用和步炮协同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华东炮兵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成为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缴获来自敌人的山炮、野炮数量,比解放战争初期增加了四倍。我军不但能将这些装备武装自己,而且学会了使用它狠狠打击敌人。

(本文摘选自陈锐霆回忆录《走过百年》,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责任编辑 刘曾文)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