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壳烟袋嘴——胶东抗日英雄张寰旭的传奇故事

厉彦林

一、八路军胶东十六团政委张寰旭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中,有一场成为世界100个著名阻击战役之一的“塔山阻击战”,这一战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乃至辽沈战役的结局。坚守塔山主阵地的就是人民解放军中赫赫有名的英雄部队—塔山英雄团。在历时五昼夜的阻击战斗中,这个团极为顽强, 有的连队伤亡大半,仍以一当十坚持战斗。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与敌人肉搏,先后打退国民党军几十次集团冲锋,坚守住了阵地,为我军攻克锦州作出了重要贡献。

塔山英雄团的前身是八路军胶东军区十六团。十六团诞生在抗日战争前期。1937年底,日军渡过黄河大举进攻山东,山东各地相继沦陷。危亡时刻,中共山东省委在全省各地组织武装起义,拉起了一支支抗日队伍。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抗日第三军 。第三军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衍生出了多支抗日队伍,胶东军区十六团就是其中的一支。十六团的成员除了团长等几个领导干部外,清一色全是胶东人,这个团也战斗在胶东地区。走到哪个村庄都能找到指战员的亲属,不是爹娘就是叔舅或姑姨。十六团对胶东人民来说,是一支真正的子弟兵部队。谈起十六团,常常会有人骄傲地说,“我父亲就是十六团的”或者“我爷爷就是十六团的”。

曾任十六团政治委员的张寰旭,1912年生于山东莱阳县高格庄张大泊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青年时就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在莱阳中学读书时,与姜宗泰等同学组织了驱逐反动校长的罢课斗争。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同学下乡演说,宣传抗日。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24日,参加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加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6月任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第一大队政治教导员,后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六十二团一营政治教导员。期间,率领一营参加了大青杨反击战,保卫了平(度)掖(县)抗日根据地。后又率一营参加了沙河镇战斗、蓬莱城保卫战等。1938年秋,任蓬(莱)黄(县)战区指挥部副指挥,后任指挥。1940年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五支队十六团政委。先后参加了1941年的反投降战役、榆山会战、扩大东海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及1942年3月的青山战斗、5月的大夼战斗、8月的留格庄等战斗。在战士和老乡们的记忆中,张寰旭政委温文尔雅,像个书生,打起仗来却非常机智勇敢,先后8次负伤。1942年11月21日,在反击日伪顽大“扫荡”中,张寰旭在马石山组织部队掩护群众突围时壮烈牺牲。2015年,在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第九位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第十六团政治委员张寰旭。

 

二、子弹壳烟袋嘴的来历

 

大家对张寰旭印象最深的是他嘴里常叼着一根旱烟袋,或者手里握着长烟袋,双手背在后面。那烟袋锅是铜的,烟嘴是用子弹壳做的,也是铜的,烟杆是竹的。

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张寰旭养成了吸烟的习惯,因经费紧张,就叼起旱烟袋。那时的子弹壳是铜的。由于弹药紧缺,战士们的子弹壳需要上缴换子弹。他的警卫员就偷偷用个人的子弹壳,为政委打磨出一个烟袋嘴。张寰旭政委是个持枪的人,看见这黄灿灿的烟袋嘴,既合身份,又实用,笑着说:“你小子,还真琢磨我的心思,我喜欢!”

 

三、马石山突围战

 

1942年11月下旬,日军集中了两万多兵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式“扫荡”。根据胶东军区的指示,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11月21日夜,十六团团部率特务连、三营八连、机枪排及独立营的部分人员从马石山南麓往东南方向突围。部队行进到铁山时,遇到了莱东县政府的地方干部和一千多被日军驱赶到山里的群众。乡亲们如同见到了救星,有的孩子抱着战士的腿哀求:“叔叔我害怕,请你带上我走吧。”面对此情此景,张寰旭政委提出要带着乡亲们一同突围。有的人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带着群众走目标太大,行动迟缓,会给突围带来很大困难,主张部队和群众分开突围。为了解决分歧,部队停了下来,紧急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统一思想。会议决定按张寰旭政委的意见行动—宁可部队受损失,也不能置群众的安危于不顾,就是死也要和乡亲们死在一起。然而,扶老携幼的一千多人,走在狭窄山路上,队伍延绵有一公里多,能不能从日军的火网中突围出去,谁心里也没底。途中休息时,张寰旭政委的老同学、时任莱东县民政科科长的盖诚同志过来看望他。张寰旭政委把手里的烟袋递给盖诚,两人你抽两口,我抽两口地说了一会儿话。最后,张寰旭政委说:“老盖,这次可能我救不了你,你也救不了我了,咱们就一起拼命救老百姓吧!”

带着一千多群众突围,部队的行动迟缓了许多,当走到马石山东南的周家沟北山时,天已经亮了,日军发现这支军民混合的队伍,便调集重兵围堵。那场军民同生共死的突围战打得十分惨烈,部队整连、整排地受损。危难之际,张寰旭临危不惧,沉着指挥,一面组织部队向外护送群众,一面指挥部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亲自指挥重机枪占领阵地,拼死顶住反扑上来的日军,用火力从敌人的包围圈中打开一个缺口。700多名地方干部和群众突围出去了,张寰旭以及参谋长陈子英、参谋周文彬、组织股长牛文蔚等指战员英勇牺牲。

战后,突围出去的胶东军区秘书张少华回来打扫战场。他看到到处是尸体、子弹壳和血迹,张寰旭政委前胸后背到处是枪眼,棉袄衣兜里还插着旱烟袋,倒在他身边的是警卫员和马夫王新财等。张少华组织当地民兵就地掩埋烈士遗体:“同志们,时间紧迫,张寰旭政委单独掩埋,其他烈士可以合葬。”后发现马夫王新财还有呼吸,立刻安排群众抬走去抢救。

“扫荡”过后,胶东军区在马石山召开追悼大会,追悼牺牲的战士和人民群众。当时战事紧急,环境残酷,部队无法把烈士都集中在烈士陵园里安葬。事后,胶东军区在马石山上立了一块纪念碑,刻下张寰旭等烈士的英名。

 

四、女儿张旭静东渡日本寻父

 

张寰旭牺牲时,他的女儿张旭静出生才两个月。1954年清明节,张寰旭的妻子宫静宜接到民政部门的通知,说张寰旭的墓在文登烈士陵园建好了。于是,她立刻带着十多岁的女儿张旭静赶去了文登烈士陵园。见到新修的烈士墓,宫静宜不免有些疑惑—马石山距离文登70多公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张寰旭的尸骨怎么可能运到这里来?一问才知道,张寰旭烈士的墓是空的。回来后,宫静宜对女儿说:“那年鬼子大‘扫荡’期间,抓了不少人到日本当劳工,你爸爸会不会是被俘虏,又被送去日本了呢?要不然,为什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母亲的话让张旭静幼小的心灵燃起了希望,她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到日本去找我爸爸。”1968年,张旭静大学毕业后,主动报名到艰苦的大西北去建设祖国。为了实现找到父亲的梦想,她参加工作后,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日语。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后她的日语已经非常流利了,并据此被选调到青海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当老师。 1982年12月,张旭静被教育部公派到日本留学进修。在日本留学期间,她利用一切机会,向曾经的侵华老兵和日中友好协会的人打听关于1942年胶东拉网大“扫荡”的情况。她用了近3年时间,从北海道一直打听到九州,但一无所获。

直到2006年,已经退休的张旭静才得到父亲的墓被确认的消息,于是立即带上女儿从青海来到海阳,当目睹父亲爱不释手的那支子弹壳烟袋嘴时,不禁将感动、感激、感恩的泪洒在了故乡的大地上。

2006年6月开始,张旭静用10年时间,跑遍了整个马石山地区和当年十六团战斗过的地方,走访当年胶东军区的老八路、老革命;到战场附近的村庄走访调查,采访亲历过那场战争的村民;还委托其他同志借到日本出差的机会,到日本防卫厅资料室查阅了当年同十六团作战之敌指挥官、日军独立步兵第20大队大队长田副正信的日记和第十二军高级参谋折田正南的阵中日记等资料,这些资料成为马石山突围战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佐证。她会同十六团的另一位后代张东川一起撰写了《胶东军区十六团》书稿,用大量的细节故事,还原十六团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此书已正式出版发行。

 

五、王新财守护张寰旭坟墓

六十余载

 

再回到1942年的马石山突围战。张寰旭政委的马夫王新财是附近垛疃村人。他奇迹般被救活,伤愈后,因腹部和腿部重伤,被复员安置,通过知情人探寻到了张寰旭的坟墓。他经常去墓地吊唁,自觉承担起看护坟墓的责任。据当地乡亲们讲,王新财经常指着墓地下边的山口,无数次地向他人讲述张寰旭政委的为人、枪法和子弹壳烟袋嘴:“石山突围战那一仗,打得很惨烈,对面是成片成片的鬼子。张寰旭政委临危不惧,站在重机枪手身旁指挥。重机枪一响,那成片的鬼子就倒了!张寰旭政委和蔼可亲,没官架子,经常用衣袖擦擦烟袋嘴,按上一袋老旱烟,大家叼在嘴上你一口、我一口,那缕缕呛人又过瘾的烟雾,把大家的命都拴在了一起。”

每年的清明节和张寰旭烈士牺牲这天,王新财一定带领子女到墓前烧纸、悼念、给坟添土,教育子女:“烈士为咱老百姓流了血、搭上了命,咱世世代代不能忘呀!张寰旭政委是我的好战友,他牺牲了,我活着就该来看望祭奠他。我们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才对得起他!”他默默守护张寰旭的坟墓61年,直到离开人世。这段纯朴真挚的战友情感天动地,在当地传为佳话。

2005年清明节前,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批老战士捐款修建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在海阳落成,当地政府对散落在荒山野岭中的抗日烈士灵骨进行查证并在纪念碑下的地宫内正式安葬。当张寰旭政委的坟墓打开后,除了遗骨,还有那根最能证明他的身份的旱烟袋。子弹壳的烟袋嘴和铜烟袋锅被蚀锈包围,竹子的烟杆已经烂断。在移灵现场的十六团老战士、参战时只有16岁如今已近80岁的于成扑通跪下,大声哭喊:“政委,张寰旭政委!这就是俺张寰旭政委,这烟袋我太熟悉了。政委您终于可以安息了!”当时,民政局准备了一块红布用来包裹烈士遗骨。当年参加掩埋政委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又自己买来一丈二尺白布铺在了红布上面。他说:“当时掩埋政委时日军还在扫荡,只能草草了事,真是对不住张寰旭政委。这白布是俺当年欠张寰旭政委的,现在补上。政委您安息吧!”

 

六、子弹壳烟袋嘴留存纪念馆

 

2015年8月17日,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在济南举办“100个家庭抗战故事图片展”开幕式。74岁高龄的张旭静几度哽咽,她说:“我用了整整一生寻找父亲,不仅是寻找他的尸骨,还有他报国爱民的精神呀。”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目前,这支断为两截的子弹壳烟袋嘴被存放在海阳抗日烈士纪念馆的展橱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山东省海阳市。纪念馆里,经常有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来到这里接受教育,大家一边聆听讲解,一边仔细观看一件件图片、实物,无不被英雄们的事迹所感动。

普普通通的子弹壳烟袋嘴,吞吐过战争风云,依然散发着一股凛然灼心的火药味,震撼着人们的心。

(责任编辑 王双)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