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杀鬼子——从战报解读新四军抗战

马振犊

抗战期间,新四军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抗日武装活跃在敌后,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新四军不幸遭遇皖南事变,被国民党军屠杀并宣布为“叛军”,撤销了番号。随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军部,继续指挥所部坚持抗战。从此,新四军也断绝了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

1938年4月在皖南岩寺组建成军、接受国民政府第三战区的点验,随即奉延安命令开赴苏皖敌后作战,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前,新四军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按照其隶属关系,不断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三战区报告其在敌后对日伪军、叛军等大小战役作战的战况,有关敌情以及该军所遇到的当局克扣粮饷军备等情况。这些战报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总计逾千份,内容丰富,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新四军抗战的史实,是研究新四军及抗战历史的重要史料,亦是研究全面抗战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新四军战报档案数量众多,初步统计约有1130余件电函及报告文档,总页码超过3000页。其中内容以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军令部长徐永昌以及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等报告抗日战况的电文为主;同时也有新四军武汉办事处处长、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转报新四军战报的文件,还有中共驻武汉、重庆的代表叶剑英等向国民党方面转报的新四军战报。这些战报档案主要记录了新四军各支队进军敌后,开展大小战役的情况,包括毙伤日伪军数量、缴获品统计与我军伤亡数等详情,以及侦察所得敌情与兵力部署、调动情形等。更有价值的是,这些档案中还有新四军在挺进苏皖敌后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第三战区及地方政府当局在军需供应等方面的克扣、刁难甚至双方的军事摩擦和冲突,新四军平叛作战以及各种复杂的敌后情况等。

国民政府方面对新四军的抗战战绩曾给予了高度评价,蒋介石、何应钦等人都曾多次在战报上批示,表扬新四军的战绩,并要求国民党军队效法、推广新四军在敌后的战斗经验。这些都是档案中披露的历史事实。这充分证明,新四军抗战居功至伟,是民族英雄而绝非“叛军”。当然,因国共两党的矛盾分歧,新四军在致国民政府军事报告方面也是有局限与保留的,其内容仅仅限于报告战况成绩与牺牲,不涉及内部事务等其他。

新四军战报的基本形式就是按照江南、江北两部之区分,按旬逐月逐次报告各支队对日伪作战情况,包括战事起因、作战部队、战斗经过与破坏战况、歼敌毙伤数量、缴获战利品等情况、俘虏日伪军与伪军投诚数量、本军伤亡情况等,其中1938—1939年统计毙伤日伪军数量有较详细的分类记录,如日伪军伤亡数量,包括官兵各类数量等。而1940年后,则以击毙、击伤日伪军数量一并统计为主,部分电报有分类的记录。此外,还有少量反映国共矛盾与摩擦冲突的报告、新四军奉令剿灭投日叛军的作战记录。具有重要价值的是各年度统计战报,1938年的统计战报是合并的一份,1939年则是以江南、江北两部分分别统计报告的,内容十分详细具体,史料价值很高。而各阶段新四军对于日伪军驻扎情况与兵力部署的各种侦察报告,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据档案记载: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首战安徽巢县蒋家河,伏击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毙日军20余人,缴枪20余支,我方无一伤亡。战报上呈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6日致电嘉奖:“蒋家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1]

1938年6月11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奉第三战区令,派兵挺进南京至镇江间,破坏敌后交通,限3日内完成任务。新四军军部决定由粟裕率先遣队执行此项任务。11日下午,粟裕率部从溧水县里佳山冒雨出发,急行军200里,于15日拂晓抵达句容,当日晚经4个半小时的破袭,破坏铁路40米,并向下蜀火车站日军发起攻击。16日上午8时,敌军一列火车行驶至下蜀出轨。随之,粟裕又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决定在镇江—句容的公路上部署伏击战,派出8个班兵力到达镇江西南30里的韦岗,在赣船山与高丽山之间的公路两侧埋伏。17日上午8时以猛烈火力袭击日军汽车队,歼灭日军官兵13人、打伤8人,缴获枪支10余支、日钞7000余元及军车上的全部物资。此战拉开了新四军进入敌后抗战的序幕。第一支队司令陈毅称赞这一“江南处女战”打得好[2]。

其后,新四军各支队分别在江南、江北敌后开展了范围广大的高频率的出击与破袭作战,给日军及其扶植的伪政权造成重大的打击与威胁,并有效地协助了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抵抗日军的作战。

在武汉会战期间有统计的130天中,新四军作战多达108次,诚如军长叶挺所言:“新四军实际上每天都在打仗。”[3]这些战斗规模虽不大,但从敌我伤亡的比例来看,其对敌人的杀伤率是较高的,战斗效果也非常显著。因为新四军破袭了安庆—合肥—黄梅多条公路和铁路线,日军后勤运输困难,其右翼进攻汉口的攻势被迫推迟了数周[4],这是对于抗日正面战场的直接贡献。

因新四军战绩显著,1939年4月24日,蒋介石致电叶、项:“当我各战场正在积极反攻敌人之际,该军能相机策动,予敌以重大打击,殊堪嘉奖。仍仰转饬所属,继续努力以竟全功为要。”[5]

新四军在战报中还对敌后游击抗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

1939年3月10日,叶、项向军事委员会呈报新四军战况说明书,说明新四军进入敌后情况、所侦察敌情、作战成绩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最后反映道:“邻近友军限制我军通过,致弹药补给困难。米价涨至每元十三斤,士食不饱,经济无法维持,每班毯子四床,衣服破烂且无雨衣,致影响军纪不整,气候水土不服,员兵多病,伤者亦无药治疗,故减员甚大。”[6]这份报告得到了蒋介石的批示:“三月十日工作报告既说明书均悉。所陈各节颇有见地,已令择列教令,以供我游击各部队之参考。至于补给一项,已饬顾长官予以改善矣。”[7]作为抗战军队的统帅者,蒋这一态度是合适的,但在电文里他把新四军弹药补给困难是因第三战区克扣的原因省略掉了。至于顾祝同接电后是否对新四军给予了军需补充改善,未见下文。

新四军在敌后的作战中,除了几乎每日都进行的袭扰、破坏、拔除据点及中小规模的作战外,也进行过保卫与攻克城市的较大规模的战斗。如在第三战区的屏障及皖南门户要地安徽芜湖繁昌县城,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谭震林司令的指挥下,在1939年11月前后,与来犯的日军进行过5次较大规模的血战。在繁昌进行保卫与收复的几次大规模战斗中,新四军第三支队总计牺牲了官兵80余人,歼敌450余人,历经5场恶战,成功保卫了这座皖南名城。

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谭震林指挥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皖南战斗200余次,其中不乏许多恶战,付出了重大牺牲,同样取得了重大战果。

新四军在苏皖敌后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威震敌胆的战斗,第一、第二支队活动在日伪的统治中心南京近郊高淳、六合地区,不时出击,攻打南京城郊,甚至潜入南京城区袭击敌伪,严重动摇敌伪的统治,使日伪头目寝食难安。

如:1938年6月11日,第一支队陈毅率部进兵南京市郊卫岗[8];17日第二支队粟裕所部击退江宁陶吴、禄口敌军的进攻,“由于我军在南京附近积极活动,日寇大感威胁,连日增兵,计江宁增2000余人、秣陵关200余人”[9];7月4日,第一支队切断采石矶至铜井间3座铁桥及南京到镇江及秣陵关公路,并摧毁了南京附近禄口与朱门的伪政权[10];次日,他们袭击丹阳城,将敌人从禄口与朱门掠来准备送往南京做日军慰安妇的30名年轻女子解救送回家;同日,第一支队张团又袭击了南京东善桥的日伪军[11];9月28日,“我张支队感晚选派忠勇将士数人,化装混入南京题(安)德门张贴标语布告,并于归途捕获敌探一名、获驳壳(枪)一枝。敌伪当晚宣布特别戒严,连日断绝交通不准入城,恐慌异常。”前一日晚,该支队在群众配合下还破坏了江宁禄口桥,并埋设地雷,将来修桥的敌人炸毙30余名。次日,他们又与地方武装联合攻击当涂日军,激战数小时,切断了铁路交通[12]。1939年5月4日,“四团一部于支晚进击至南京附近苍波门北,烧毁敌汽车一辆”[13];16日晚卢团袭击南京高楼门之敌,“将其大部歼灭”,后因敌援军到达而撤退。此役“敌伤亡卅余”[14]。这样高频率地攻击日伪统治的核心南京城区及市郊的行动,使敌人陷入极度的恐慌。而“我军达到南京地区后,民众极为兴奋,军行所至,常有数百武装民众配合行动,抗敌情绪极高”[15]。足见新四军发动民众的效果甚佳。

1938年7月6日,蒋介石再次回电表扬新四军:“该军深入敌后破坏交通摧毁伪政权,殊堪嘉尚。”[16]

尤其突出的是,新四军对汪精卫所建立的伪政权予以迎头痛击。1940年4月20日叶挺致蒋、何等电报告:“东日白兔镇(句容世日)之敌伪军于该镇召集民众,举行庆祝汪逆伪中央政府成立大会,我段团闻讯当即派队前往袭击,先以便衣队混入会场,突以手榴弹猛掷,里外夹攻,战约半小时,将敌全部击溃。此次敌伤亡十六名,俘虏伪巡官以下十一名。我伤亡一名,缴获步枪十二枝。”[17]真可谓人心大快。

然而,新四军在深入敌后与日伪作战的同时,不断遭到来自国民党军政方面的阻挠。国民党当时所执行的“防共”与“限共”政策,则是这些摩擦的根源所在。这在新四军战报中有许多的反映。

1940年7月7日,中共驻重庆代表团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联名给何应钦发电:“顷接新四军总司令部发来急电谓:自六月四日以来,江北韩(德勤)司令长官所部、江南冷主任欣所部、皖南五十二师所部迭有向新四军进袭包围并切断交通之举,事态严重,且有扩大之势。新四军各级负责人极为忧虑,深恐有采取自卫手段之必要。敬恳钧座设法急电制止各该部队业已发动之不妥行为,并对此后前线各抗战部队之关系,一秉至公重加调处,以免不断发生冲突,有碍目前大计之商讨。是为至祷。”文后附有新四军总部发来的急电,历数韩德勤所部李明扬攻击新四军管文蔚部,使之“损失奇重”被迫转移;冷欣所部袭击苏南溧阳新四军第一支队直属医院及兵站,新四军伤病员等大部死伤,“损失惨重”,种种举动,使国共摩擦严重升级。但何应钦仅在来电上批示:“送军令部核办。”[18]

新四军为抗战计,忍辱负重。面对国民党挑起的摩擦,多采取克制的态度,以致损失较重,甚至在打退其进攻后,主动撤退让出土地。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其生存环境之复杂、承受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这并不是说新四军与国民党军的关系始终敌对。战报中记载,在敌后联合抗战中,国共两党军队有着许多互相支援的例子。电文记载,新四军曾经多次与国民党军联合作战,并取得了胜利。如1938年8月22日第一支队陈毅率部“动员当地群众四千余人,配合四集团军之一部及句容地方游击队,在东昌街天王寺一带破坏公路十余段……毁桥梁五座”[19];23日又在江苏丹阳车头桥“配合隔河友军王部夹击由金坛北驶敌汽艇六艘,当即毙敌廿余人”,并将登岸之地大部歼灭,残敌逃回丹阳[20]。这些共同抗战的史实应当得到大力宣传与肯定,以彰显全民团结抗战的成绩。

我们从新四军档案战报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四军在敌后几乎是每天都在与日伪作战。

新四军在从1938年4月成军开始对敌伪作战到1940年12月为止,有记录可查证的33个月中,共向国民政府方面提交了217份正式的战报与报告,其中还未包括其他的文件及其所涉及的作战情况报告。平均每月7.2份,即每4天就有1份,每份战报多包括数次乃至十数次战斗、破坏行动或所侦测到的敌情。其中,1938年4至12月战斗717次、破坏行动43次,共计760次;1939年战斗731次、破坏行动62次,共计793次。总计21个月战斗、破坏1553次,平均每月行动43次余,这样来看,新四军几乎每天都是在战斗、侦察当中度过的。

档案数据表明,新四军在敌后沦陷区各地,特别是在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战斗与破坏行动,使日伪寝食难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虽然这些战斗规模有限,但其频繁出击所给予敌人的军事与心理打击,是正面战场的作战难以替代的。面对这些档案数据,对新四军所谓“游而不击”的指责也就自然破产了。

 

 

注释:

[1][2]杜虹主编《新四军军史珍典》,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第33页。

[3][4]转引《新四军》文,http://www.360doc.com/

content/14/1128/12/20186410_428709663.shtml

[5]《蒋介石嘉勉新四军相机策动予敌以重大打击致叶挺、项英电稿》(1939年4月24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8。

[6]《新四军工作报告(说明书)之要点》(1939年6月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8。

[7]《蒋介石为将新四军工作报告暨说明书发各游击部队参考并饬顾祝同改善新四军补给事致叶挺、项英电稿》(1939年6月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8。

[8]《叶挺、项英转报粟裕率部破坏镇江一带敌交通线情形致蒋介石电》(1938年6月1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7。

[9]《钱之光转报新四军四支队周部在小关伏击歼敌、粟部击退陶吴、禄口镇之敌及敌向南京增兵情形致蒋介石呈》(1938年7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109。

[10]《钱之光转报新四军陈支队傅团破坏南京附近敌交通及摧毁禄口、朱门伪政权情形致蒋介石呈》(1938年7月4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109。

[11]《顾祝同转报新四军陈支队张团在金坛、丹阳、南京等地作战情形致蒋介石电》(1938年7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094。

[12]《叶剑英转报新四军张支队混入南京张贴标语及在渌口桥、当涂等地破坏交通、歼灭敌寇情形致徐永昌呈》(1938年10月4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111。

[13]《叶挺、项英报告新四军四团、五团、九团在南京、溧水、铜陵一带战斗情形致徐永昌电》(1939年5月1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8。

[14]《叶挺、项英续报新四军所部萧团、孙团、谭团等在南京、铜陵、荻港等地战斗情形致蒋介石电》(1939年5月2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8。

[15]《钱之光转报新四军陈支队在宁镇间下蜀车站、卫岗等地作战及受南京地区民众拥护情形致蒋介石呈》(1938年6月22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109。

[16]《军令部转报蒋介石嘉勉新四军深入敌后破坏交通、摧毁伪政权事致钱之光代电稿》(1938年7月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111。

[17]《叶挺、项英报告新四军段团、黄团、孙团等部在白兔镇、石湾周、伏龙山等地战斗情形致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电》(1940年4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20。

[18]《周恩来、叶剑英为接新四军总部急电谓韩德勤部、冷欣部及52师迭有向新四军进袭包围并切断交通之举恳急电制止致何应钦呈》(1940年7月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1863。

[19]《钱之光转报新四军陈支队破坏句容、溧水一带敌交通通讯及南京、芜湖一带敌军活动情形致蒋介石呈》(1938年8月2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4。

[20]《钱之光转报新四军陈支队、张支队、四支队在丹阳、句容、舒城等地与敌作战情形致徐永昌呈》(1938年8月29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七八七04214。■

(责任编辑 刘曾文)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