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道路的思考与实践

薛庆超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成功开创出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主要是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第二条道路主要是解决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问题,这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源头就是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一、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

进军井冈山,首先源于

中共江西省委的决策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工人阶级先锋队领导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革命人民发动城市起义、武装夺取政权的模式。从此,举行城市起义,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典范模式。

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都属于城市起义模式。秋收起义虽然以革命士兵和革命农民为主体在农村举行起义,但中共中央最初设定的目标仍然是夺取中心城市长沙。

毛泽东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实事求是。当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遭遇失利、工农革命军未能实现占领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后,怎么办?革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必须依靠新的革命实践来解决。这就“倒逼”毛泽东必须考虑部队退却方向、必须寻找一个部队的落脚点。

毛泽东率部进军井冈山,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中共组织具体指示、大力帮助的结果,也是毛泽东详细调查研究的结果。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后,中共江西省委曾制定有关负责同志分散隐蔽的应对策略,并让宋任穷带给毛泽东一封信,指出宁冈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领导下的几十支枪,让毛泽东到那里发展。

1927年7月底,湖南工农义勇军第四团队和平江一个团队奉命参加南昌起义,赶到德安县涂家埠车站时,地下党通知,南昌起义已经提前举行,起义军已经南下,并要赶来的部队尽快撤离此地。第四团队撤到江西铜鼓时,经费即将告罄,需要休整筹饷,补充武器弹药。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想拉走第四团队。第四团队将计就计,暂时改编为江西省防军独立旅一个团,“听编不听调”,在铜鼓训练部队。同时,第四团队党代表潘心源到湖南寻找中共组织,派遣宋任穷与江西省委来的交通员去南昌向江西省委请示行动。

当时南昌城口岗哨林立,搜查盘问来往行人。宋任穷与交通员未等警察盘问,就主动上前问路,警察很不耐烦,挥手让两人过了卡子。江西省委书记听取了宋任穷的报告,要求第四团队南下,从铜鼓向莲花县、宁冈县行动,指出那里有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他写了密信让宋任穷带走,交给毛泽东。

宋任穷与交通员带着信与银元,经茶铺去铜鼓。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他们雇了两顶轿子。尚未到茶铺,轿夫说轿子行程已满,两人改为步行。刚到茶铺,就被国民党士兵拦住盘问。他们回答:“做小生意的,到铜鼓贩货。”国民党士兵没有发现破绽,准备放行。这时,一个军官提着手枪问道:“你们看到后边有两顶轿子吗?”交通员随口答道:“正在后面,快到了。”国民党士兵急忙向后面跑去。

过了茶铺,宋任穷独自去铜鼓,部队已向南开拔。他赶上部队后才知道:潘心源从安源接来了毛委员,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经过缜密部署,统一领导驻在修水、安源、铜鼓的工农武装和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举行了秋收起义。

宋任穷立即把江西省委的意见和信件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毛泽东细心地听了汇报、看了密信。随后,前敌委员会在浏阳文家市举行会议,讨论进军方向。毛泽东坚决反对少数人提出的继续攻打大城市的错误主张,明确指出,在敌强我弱、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均有敌人重兵把守的情况下,部队应当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

毛泽东从江西省委书记的密信中了解到,宁冈有中共领导的袁文才部和王佐部两支农民武装。在此期间,毛泽东对井冈山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省宁冈、遂川、永新和湖南省酃县四县交界的群山丛中,周围有500多里是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鞭长莫及。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易于部队筹款筹粮。毛泽东决定率部上井冈山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井冈山一带有中共组织、有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影响、有中共组织的农民武装力量、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毛泽东认为,应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发展革命武装。多数同志拥护毛泽东的意见。工农革命军遂向湘赣边界进军。

 

二、中共中央指示朱德:

“桂东的北边茶陵、酃县

以至江西莲花均有毛泽东同志

所带领的农军驻扎。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抵达宁冈县古城,经共产党组织帮助,进驻茅坪,设立留守处,奠定进军井冈山的基础。在井冈山“安家”后,毛泽东主持召开宁冈、永新、莲花等县中共组织负责人会议,听取各县汇报,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提出意见。毛泽东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物、筹款子,尤其要巩固和发展地方农民自卫军。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工作逐步展开。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极为曲折。当毛泽东率部在井冈山安顿下来时,瞿秋白主持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出现“左”倾盲动错误,在11月14日印发的《政治纪律决议案》中,批评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指导上“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湖南暴动应以农民群众为其主力”,湖南省委却把它“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投机的失败”;强调湖南省委的错误,毛泽东应负严重的责任,决定撤销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湖南省委委员。这个决定,正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毛泽东一无所知。

毛泽东虽然在偏僻的井冈山,却极为注意国内外政治形势。11月上旬,国民党新军阀李宗仁对唐生智发动战争,江西敌军卷入,茶陵敌军调离。毛泽东果断派出一营攻打茶陵。毛泽东要求,部队途中要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子;攻克茶陵后,要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这是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期间占领的第一个县城,意义深远。毛泽东主张,要打碎旧的县政权机构,充分发动群众,建立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农兵政权。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建立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工人出身的谭震林当选为主席。同时,建立县赤卫大队、县工会、县农会等组织。这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县级政权的最初尝试。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后,朱德收拢一部分部队,转战湘赣粤边地区,得知毛泽东率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后,朱德在赣南派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到井冈山与毛泽东联系。毛泽覃在宁冈茅坪向毛泽东介绍了朱德部队情况。毛泽东让毛泽覃留在井冈山,派专人与朱德部队联系,欢迎两支部队联合起来。

同时,毛泽东致信湖南省委,提议改组前敌委员会:部队行动,由朱德、陈毅、张子清、宛希先、余贲民、袁文才、毛泽东七人组成前委,请批准。如系驻军,则应组织湘赣特别委员会,指挥军事及交界八县党务、农村暴动等,请呈报中央批准。

这封信,为“朱毛会师井冈山”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2月21日,中共中央致信朱德:“桂东的北边茶陵、酃县以至江西莲花均有毛泽东同志所带领的农军驻扎,不知你们已和他联络否?”“他们如果驻在这些地方,你们应确实联络,共同计划一个发动群众、以这些武力造成割据的暴动局面,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权。”中共中央的指示,为毛泽东、朱德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提供了有力指导和重要支持,是“朱毛会师井冈山”的政治基础。

 

三、毛泽东果断处置

团长陈浩叛变行为。

袁文才、王佐部队

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

 

粤桂军阀战争告一段落后,湖南军阀派出独立团会同湘东地主武装进攻茶陵。在茶陵的工农革命军第一营和第三营共有七个连,团长陈浩命令部队向湘南撤退,企图投靠国民党军第十三军军长方鼎英。

恰巧,毛泽东脚伤好转后,从井冈山到达茶陵城郊,得到陈浩命令部队向湘南撤退的消息,立即追上部队,命令停止向湘南转移,随即召开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揭露陈浩等人叛变行为。毛泽东决定,把部队带回宁冈砻市。他在砻市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批判陈浩等叛变行为,决定撤销他们的一切职务,予以枪决。

会后,毛泽东在全体指战员大会上总结攻打茶陵的经验教训,规定和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

在开创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一面从事革命实践和战争实践,一面与指战员总结经验教训。有一次毛泽东讲到怎样打仗时说: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的那套战法,更不能硬拼。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同官兵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儿”。打圈儿是个好经验,不过他打圈儿只为保存自己,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扩大根据地。我们改他一句:既要会打圈儿,又要会打仗。打圈儿是为了避实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等他晕头转向暴露出弱点以后,就抓准狠打,打得干净利落,打得要有收获,既消灭敌人,又缴获武器。最后毛泽东概括说: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这是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雏形。

12月,毛泽东从井冈山派出的何长工向湖南省委报告工农革命军工作后,辗转周折,在广东韶关犁铺头找到朱德部队,同朱德、陈毅取得联系。于是,毛泽东率部在湘赣边界井冈山地区活动,朱德部队在湘粤边界活动,遥相呼应,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形势。

1928年伊始,毛泽东率部旗开得胜,一举攻占遂川县城,重建遂川县委,建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和赤卫大队。

毛泽东从进入井冈山起,就高度重视对当地农民武装负责人袁文才、王佐的团结工作。毛泽东对袁文才、王佐有一个熟悉、教育的过程,袁文才、王佐对毛泽东也有一个认识、信服的过程。起初,袁文才曾致信毛泽东:“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叩首。”袁文才的信,用毛笔写在两张白色宣纸上,尽管字斟句酌,实质却不言自明—婉言谢绝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这封信,在一部光绪年间的线装书籍《四书》里夹着,后来在湖南株洲旧书市上被收藏者发现。大概是毛泽东阅读后随手夹在《四书》里,由此得以保存下来)。

毛泽东率部进入井冈山后,经过对袁文才、王佐部队的团结、教育和改造,为其成为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袁文才、王佐对毛泽东极为敬佩,心悦诚服。王佐曾说:“毛委员是最有学问的人,跟他谈上一次,真是胜读十年书啊!”1928年初,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将袁文才、王佐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为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为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何长工为第二团党代表,派去一批干部任团参谋长和营、连党代表等。

 

四、中共中央对毛泽东十分重视。

中央负责人瞿秋白提出:

“赣西南是否以毛泽东为书记?”

 

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不是孤立的,一直受到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各级中共组织的领导、关注与大力支持。江西省委代表曾向中共中央报告:遂川是毛泽东军队驻扎,有一千多人,军队质量也有改变,有五百多同志,每连有党支部,兵士情绪很好,战斗力很强。因此,江西省委要求中共中央将朱德军队调到江西去。

中共中央负责人瞿秋白曾向江西省委代表提出:“从赣西南发展到湖南是很重要的”,“赣西南是否以毛泽东为书记?”表明中共中央对毛泽东十分重视。

1928年2月,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一次“进剿”,赣军一个营占据宁冈县新城。毛泽东决定消灭该敌,一面集中兵力,待机歼敌;一面指示宁冈、永新农民武装力量日夜扰敌。在军事会议上,制定“围三阙一”—即三面攻击、一面埋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作战方针。2月18日清晨,工农革命军趁敌军架枪做操,突然发动袭击,经过激战,攻克新城,歼敌一个营和一个靖卫团共五百多人,击毙守军营长,活捉宁冈县长,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

新城全胜,军民欢腾。将俘虏押到茅坪时,却出现打骂俘虏的现象。由此,在茅坪军民大会上,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俘虏政策:不打骂俘虏,受伤者给予治疗,愿留的收编入伍,要走的发给路费。经过教育,大部分俘虏自愿留下加入工农革命军;资遣回去的,做了工农革命军新型俘虏政策的宣传员。这个俘虏政策,对瓦解敌军及其战斗力、转化俘虏为我所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城之役后,毛泽东在全县群众大会上指出,人民群众用枪杆子推翻了旧政府,建立工农兵自己的政府,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大会宣告,建立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中共宁冈县委和县赤卫大队。

井冈山斗争推动着形势发展。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宁冈、永新、茶陵、遂川建立中共县委,酃县建立特别区委,莲花县建立共产党组织。宁冈、遂川、茶陵建立县工农兵政府。宁冈、茶陵、遂川、永新等县建立地方武装力量。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

五、毛泽东在井冈山

“开除党籍”真相

 

毛泽东率部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披荆斩棘,充满艰难与曲折。导致出现艰难与曲折的重要因素,有的来自外部,有时来自内部,甚至来自内部的因素更多一些。

1928年3月上旬,湘南特委派湘南特委军事部部长、湖南省委军事委员会特派员周鲁,作为湘南特委代表到井冈山,贯彻中共中央1927年11月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和12月31日给湖南省委的指示。

周鲁到井冈山后,摆出“钦差大臣”模样,发出指示:

一是指责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工作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周鲁要求:“烧、烧、烧,烧尽一切土豪劣绅的房屋;杀、杀、杀,杀尽一切土豪劣绅的头颅!”这是列宁批判过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典型表现。

二是宣布中共中央给毛泽东以“开除党籍”和“撤销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在这里,周鲁把“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错误地传达为“开除毛泽东党籍”。这是对毛泽东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后来,毛泽东多次提到这件事:当了个民主人士,只能当师长了。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一次预备会上谈道:“井冈山时期一个误传消息来了,说中央开除了我的党籍,就不能过党的生活了,只能当师长,开支部会我也不能去。”“‘开除党籍’,又不能安个职务,就让我当师长。我这个人当师长就不那么能干,没有学过军事。因为你是个党外民主人士了,没有办法,我就当了一阵儿师长。”“后来又说这是谣传,是开除出政治局,不是开除党籍。啊呀,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三是取消前敌委员会,成立单管军中党的机关、不能过问地方党组织的师委,以何挺颖为书记,毛泽东改任师长。

四是命令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支援湘南暴动。

随后,毛泽东作为师长,率部离开井冈山,向湖南酃县中村集中待命,没有直接去湘南。毛泽东到达酃县中村时,看到中共中央正式文件,这才知道自己只是被开除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而不是开除党籍,压在心头的“开除党籍”这块巨石一下子被彻底掀翻。

毛泽东到酃县后,看到湘东群众运动发展很好,就想到茶陵活动,使湘东与湘南联系起来。这个主张得到周鲁同意。于是,毛泽东一面派毛泽覃率领特务连前往湘南与朱德部队联络;一面领导部队就地整训,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工农革命军帮助中共酃县组织建立酃县赤卫大队、中村区工农兵政府和一些乡的工农政权。

 

六、毛泽东为人民军队制定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8年1月,朱德部队由广东北江进入湘南地区后,在湖南特委领导和农军配合下,举行湘南暴动。宜章、郴州、耒阳、永兴、资兴等县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发展中共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进行插标分田,开展土地革命。红旗漫卷,湘南红遍。然而,由于湘南特委的“左”倾错误和国民党军反扑,形势很快逆转。3月下旬,毛泽东得知湘南暴动后朱德部队遭到广东、湖南国民党军南北夹击,难以立足,遂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离开中村,一面行军打仗、做群众工作,一面寻找和接应朱德部队。

毛泽东率部到达桂东县沙田圩后,分兵深入乡村,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搞分田,成立中共桂东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在沙田期间,毛泽东针对部队受“左”倾错误影响,发生违犯纪律现象等,专门集合部队进行纪律教育,宣布和解释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毛泽东对于人民军队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开端。

随着红军发展和群众工作不断深入开展,毛泽东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内容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例如: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个鸡蛋”,后来又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在一次纪律检查中,毛泽东发现个别战士吃了群众地里的玉米,就对违纪战士进行批评教育,还让找来一块竹牌,写了一段话插在地里:因为我军的战士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玉米吃了,违反了纪律,现把两元钱埋在土下,请收下。群众看到后,十分感动,纷纷称赞工农革命军与国民党军就是不一样。

随后,人民军队的纪律逐渐发展,不断完善,最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根本纪律。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各个根据地的革命军队中,都有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相似的纪律,内容略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完全一致。

 

七、“朱毛会师井冈山,革命

力量大发展

 

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总的形势是敌强我弱。由于国民党力量的强大,革命力量的弱小,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部开创井冈山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1928年4月,由毛泽东率部接应和掩护,朱德部队和湘南农军,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在酃县会师。毛泽东与朱德初次晤面。毛泽东说:“这次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竟没有整倒你们!”朱德说:“我们转移得快,也全靠你们的掩护。”从此,毛泽东与朱德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4月24日前后,朱德率部从酃县到达宁冈砻市。毛泽东率部掩护朱德部队转移后也回到砻市。“朱毛会师井冈山”,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力量,成为中国革命史上重要事件之一。朱德曾赋诗:

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

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家,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更多地侧重于政治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政治战略的研究与制定,政治策略的阐发与运用。朱德作为一个革命家,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更多的侧重于战略战术的拟定与创造,军队作战的部署与指挥,军队组织的管理与训练。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与朱德的军事智慧凝聚一体,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

“朱毛会师井冈山”当日,毛泽东带着干部到龙江书院会见朱德等人,商议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等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确定以罗霄山脉中段为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向北发展、向南游击的方针。井冈山根据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朱毛会师井冈山”,得到中共组织有力支持。湖南、江西的中共组织一直密切关注毛泽东与朱德两支部队的情况。“朱毛会师井冈山”后,江西省委致信中共中央:“据吉安来人报告,毛泽东部确与朱德部汇合,现已乘虚重复占领宁冈,并向永新方向发展。”“至于现时西南党的组织,因为没有人的关系,暂时将湘赣边特委建立,以毛泽东为书记,万安、永新、宁冈、遂川等地的工作由他指挥。”这是江西省委上报中共中央批准,第一次任命毛泽东为湘赣边特委书记,赋予毛泽东“指挥”湘赣边各县工作的权力。

“朱毛会师井冈山”后,举行两支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根据湘南特委决定,两支部队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会议决定:五四纪念日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庆祝两军会师,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接着,举行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第四军军事委员会书记。

“朱毛会师井冈山”时,国民党军两个团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在军委会议上,毛泽东、朱德等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攻击侧翼、声东击西、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4月底,毛泽东率领第三十一团抢占七溪岭有利地形,阻击赣军第七十九团进攻。朱德指挥第二十九团在黄坳歼敌一个营。第二十八团直下遂川五斗江,打垮赣军一个团,占领永新县城。毛泽东率第三十一团亦进驻永新城。“朱毛会师”,首战告捷,打退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二次“进剿”。诗云:

朱毛会师井冈山,革命力量大发展。

兵强马壮士气高,凯歌高奏入云霄。

为了汇报“朱毛会师”的新形势,毛泽东在永新县城以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书记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一是朱德、毛泽东两部会合后,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组织状况。二是打破国民党军第二次“进剿”情况。三是说明不直下吉安而采取以永新为中心深入开展工作的策略:对内建立军队的党组织和筹款子,做衣服;对外帮助地方发起工农暴动,建立工农政权,分配土地。四是提出应建立湘赣边界特委,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用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去造就湘赣两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朱毛会师”后,毛泽东遇到交流思想的“知音”—曾留学欧洲的朱德、陈毅等同志。工农革命军从永新回宁冈砻市路上,毛泽东同陈毅边走边谈。毛泽东详细谈了对党内思想尚不统一的诸多问题的看法,表明坚持在中国搞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的决心。毛泽东还谈了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构想,指出朱德部队在湘南站不住脚的原因是地处交通要道,国民党的统治力量过于强大。

5月4日,在井冈山的宁冈砻市,举行庆祝“朱毛会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毛泽东指出,这次两军会师具有历史意义,工农革命军具有光明前途,并代表第四军军委宣布“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大会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事委员会书记。后来又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全军一万余人,其中朱德率领上井冈山的部队,是以叶挺独立团为基础的北伐劲旅,训练严格,装备优良,久经战阵,战斗力很强。以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之所以称它为红四军,有三个原因:第一,北伐战争中,北伐军第四军中共产党员较多,连战皆捷,战绩辉煌,纪律严明,备受群众称颂,被誉为“铁军”。第二,表示红四军要发扬北伐时期的精神和传统,英勇作战,为民前锋。第三,北伐军第四军在湖南打过许多大仗,影响较大,群众熟悉。沿用第四军番号,可以扩大革命影响。

 

八、毛泽东任中共湘赣边界

特委书记。井冈山根据地

进入全盛时期

 

1928年5月,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发展党组织,深入土地革命,巩固与扩大红军和根据地等任务。会议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特委。同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建立,袁文才任主席。

湘赣边界特委领导红四军和各级中共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打破国民党军多次“进剿”。毛泽东、朱德和战友们提炼出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红军战略战术逐步形成。6月,红四军在龙源口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取得龙源口大捷。

至此,井冈山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部分地区,进入全盛时期。毛泽东指出:“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组织)帮助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8月30日,湖南、江西敌军乘红四军主力远在赣西南之际,向井冈山进攻。红军守军凭借黄洋界奋勇抵抗,激战竟日,击退敌军,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写下《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2月11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暴动后组成的红五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进一步加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红军力量。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进军,创建以瑞金为中心,以赣南、闽西为主体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随后,红四军发展为红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朱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井冈山道路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井冈山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正确方向。毛泽东总结经验教训,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形成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从“武装割据”发展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土地革命使贫苦农民分得土地,代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推翻几千年封建土地所有制,带来空前社会变动,农民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这是井冈山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井冈山道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模式的新道路。十月革命是在革命高潮到来时,工人阶级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发动起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工人阶级力量较小,反革命势力在城市强大。中国共产党的唯一道路,是到农村建立根据地,经过长期斗争,积聚和发展力量,夺取革命胜利。

井冈山道路把革命的退却与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在国民党严密统治的城市实行退却,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动进攻。这一创举,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使距离反动统治中心较远的农村和山区,掀起建立农村根据地,建立红军,建立中共组织,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革命高潮”。

井冈山道路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下了井冈山后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井冈山道路创造了党建新鲜经验。井冈山道路在中国这个产业工人很少,工业无产阶级不够强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尤其是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农村和山区,成功解决如何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如何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先进性等问题,形成毛泽东建党思想。

井冈山道路积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经验。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通过局部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累了建立政权、巩固政权、运用政权的经验。

井冈山道路建立起人民军队。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但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开始时只有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以及由“铁甲车队”发展起来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由于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忽视掌握武装力量,忽视建立人民军队,当国民党背叛革命时,共产党人遭到镇压和屠杀。从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有了军队,井冈山道路创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工农红军,积累了建设人民军队的丰富经验。

井冈山道路形成人民武装力量体制。井冈山时期的红军有主力部队—红四军。同时,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建立地方武装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赤卫队。形成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赤卫队(即后来的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井冈山道路形成“党代表制度即政治委员制度”,“支部建在连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军队民主制度”等,成为人民军队沿用至今的重要制度。

总之,井冈山道路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责任编辑 陈晓红)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