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新开端:从进攻长沙转向进驻井冈山

薛庆超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中共中央为了应对危局,决定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上,瞿秋白在报告中提出今后大力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明确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强调实行土地革命。随后,毛泽东奔赴湖南,开始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领导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的征程。

 

一、毛泽东部署秋收起义:

兵分三路,占领长沙

 

八七会议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分工前,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准备让毛泽东到上海的中央机关工作。他征求毛泽东意见时,毛泽东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好汉”。这是毛泽东第一次阐述到农村和山区从事武装斗争的思想。

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湖南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指出,湖南省委要组织一个师的武装(力量)去广东是很错误的。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力量),当前处在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力量)。毛泽东强调:“前不久我起草经(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通过的一个计划,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力量),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在这次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提出,应改组湖南省委,派一位得力的同志去湖南,提议毛泽东去湖南贯彻八七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最后决定,由毛泽东、彭公达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全权负责改组湖南省委。

会后,毛泽东立即行动,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到长沙,住在板仓杨寓。然后,毛泽东立即与湖南省委书记易礼容见面,了解湖南各方面情况。8月30日,根据八七会议精神,湖南省委讨论湖南秋收起义最后计划。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在革命条件较好的平江、浏阳、醴陵等县和安源发动武装起义,成立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书记;由各起义地区中共组织的负责人组成行动委员会,以易礼容为书记。会议指定彭公达去汉口向中央报告湖南起义计划,毛泽东去湘赣边界统率工农武装力量,组织前敌委员会,领导秋收起义。

根据湖南省委统一部署,8月31日,毛泽东乘火车奔赴安源,部署武装起义。他途经株洲时,会见了中共株洲委员会有关同志,指出:现在要搞秋收起义,搞武装暴动。敌人打我们,我们要还击。株洲是个重要地方,要把这个地方的工作抓紧恢复起来。首先要解决团防局,同时破坏白石港的铁路桥。然后,毛泽东从安源派了一位搞武装斗争的人协助株洲的起义准备工作。

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很快听到共产党将在湖南组织武装起义的消息,于是调兵遣将,“严密布防”,要“严防共党中秋节大暴动”,准备镇压工农起义。国民党军长沙卫戍司令宣布:从9月“8号起特别卫戍戒严五日”,“以防暴动”。湖南全省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在这种极为严峻的情况下,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于9月初从株洲到安源,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安源市委书记蔡以忱和两名委员、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兼安福县农军负责人王兴亚等出席会议。会上,毛泽东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报告了湖南省委改组及新省委制定的秋收起义计划,通报了湖南各地组织秋收起义的情况。

张家湾会议听取了潘心源、王兴亚关于湘赣边界军队情况的详细报告,决定正式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下辖三个团。第一团驻在江西修水,以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为骨干,由平江工农义勇军和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二团驻在湖南安源,由安源工人纠察队,安源矿警队和安福、永新、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三团驻在铜鼓,以浏阳工农义勇队和警卫团一个营组成。共产党人卢德铭从汉口回到秋收起义部队后,任起义军总指挥。

秋收起义部队的主力—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本来是奉中共中央指示,由武汉的汉口赶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在路上,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经离开江西,南下广东,遂转移到修水休整。团长卢德铭因未赶上南昌起义,返回武汉向中共中央请示工作。这支部队由于政治素质高、军事训练好、经历过战争,成为秋收起义和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张家湾会议拟定,秋收起义部队分三路进攻长沙:第二团为第一路,负责进攻萍乡、醴陵,对长沙采取包围攻势,但不能放弃萍乡、安源,以防敌人断绝退路,同时要求株洲区委发动株洲工农,扰乱敌人后方,配合醴陵农民起义;第一团为第二路,负责从修水向平江进攻,并发动平江农民举行全县起义,夺取平江后再向长沙推进;第三团为第三路,负责由铜鼓向浏阳进攻,并发动浏阳农民在四乡起义,逼近长沙。

张家湾会议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以各路起义军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毛泽东在安源对秋收起义作出全面部署后,迅速报告湖南省委。湖南省委决定:9月9日开始破坏铁路,9月11日湖南各县起义,9月15日举行长沙起义。全省各地一致行动,举行秋收起义。

 

二、毛泽东浏阳遇险;

敌强我弱,湖南省委接受建议,

停止长沙起义计划

 

湖南省委确定秋收起义日期后,毛泽东立即以前敌委员会的名义,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个团下达秋收起义计划与部署,要求积极做好起义准备。毛泽东在安源将发动秋收起义的工作部署完毕后,同潘心源等前往驻扎在铜鼓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领导秋收起义。

根据前敌委员会发动秋收起义的部署,起义部队迅速行动。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一面布置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一面将前敌委员会的军事部署通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及第一团。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及第一团驻在江西修水,接到前敌委员会的部署,决定夺取平江,直攻长沙,连夜赶制100面镶有镰刀、斧头标志的红旗,作为秋收起义的旗帜。

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布举行秋收起义、夺取长沙的命令。要求各地抓紧动员,16日会师长沙,夺取省城。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铁路工人袭击了长沙至岳阳和长沙至株洲的铁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在江西修水县城宣布起义,立即从修水出发,向湖南平江长寿街进军。

然而,就在这一天,毛泽东与潘心源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所幸,清乡队不了解毛泽东的真实身份。毛泽东在被押送去团防局的路上机智脱险。

毛泽东在浏阳脱险后,到达江西铜鼓萧家祠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部。在全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湖南省委秋收起义计划及安源张家湾会议确定的军事部署;正式宣布驻铜鼓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要求全体指战员响应湖南省委号召,立即武装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进到渣津。秋收起义部队主力—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从武汉回到起义军师部,就任起义部队总指挥。卢德铭具有很高的政治威信和军事指挥能力,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的重要助手。

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曾作《西江月·秋收起义》,抒发其豪情壮志和秋收起义的壮举: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然而,秋收起义并未像设想的那样顺利。9月11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和师部越过修水、平江边界占领龙门厂,攻打金坪时,起义前夕收编的邱国轩团突然叛变,秋收起义部队腹背受敌,损失较大。卢德铭率部向第二团与第三团靠拢,并派人速报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以便采取对策。此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攻打萍乡未克,改攻老关取胜。起义部队乘火车进发醴陵,在起义农民配合下,攻克醴陵县城。因敌军反扑,起义部队主动撤出醴陵,向浏阳方向前进。9月16日,起义部队攻克浏阳县城后陷入敌人重围,次日突围,向文家市方向撤退,损失很大。同一时间,毛泽东和第三团团长率领全团从江西铜鼓出发,向湖南浏阳进发,连战皆捷。9月14日,敌军反扑,第三团与敌激战,起义部队受挫。毛泽东遂率部向东北方向退却,避敌之锋,另觅良策。

当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进攻平江、浏阳时,长沙县及醴陵、平江、株洲、浏阳等地均有农民起义,配合工农革命军的行动,但没有形成预期的全省范围大规模武装起义。这说明中国革命仍然处于低潮时期,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浏阳受挫后,毛泽东率第三团退至浏阳上坪。这时,毛泽东获悉第一团已在金坪失利。当晚,毛泽东召开第三团干部会议,分析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张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江西萍乡方向转移,要求第一团尽快与第三团会合。同时,毛泽东致信湖南省委,建议停止执行长沙起义计划,获得湖南省委同意。

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因敌强我弱受挫,毛泽东主张停止进攻长沙、停止长沙起义计划,这是秋收起义后的第一个重大转折。

 

三、文家市会议决定:

不打长沙,转兵向南

这是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起点

 

9月17日,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第三团与卢德铭率领的第一团会合,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军事行动问题。师长余洒度主张继续进攻长沙,毛泽东等多数人主张向南撤退。会议决定:秋收起义部队退往湘南。会后,工农革命军向文家市前进,走向新的征途。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充满艰难与曲折。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个团1500余人会师浏阳县文家市。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经过激烈争论,在总指挥卢德铭等支持下,会议通过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否定了余洒度等坚持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

文家市会议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文家市会议,是秋收起义受挫后的第二个重大转折。这是秋收起义部队从进攻长沙,转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也是中国革命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

第二天早晨,毛泽东在里仁学校操场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指战员讲话,宣布前敌委员会决定:不打长沙,转兵向南。

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到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

毛泽东形象地说: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

文家市会议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沿罗霄山脉南下,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进发,从此开始了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第一步。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卢德铭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军事干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叶挺独立团第一营营长、第七十三团参谋长、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任起义部队总指挥。

工农革命军向莲花县前进途中,第三团在芦溪一带遭到国民党军突然袭击。起义部队向莲花县方向突围,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身先士卒,英勇牺牲。

随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和第三团直奔莲花县境,陆续到高滩村集中。毛泽东要求指战员不怕行军困难,不怕暂时受挫,要看到光明前景。当天晚上,工农革命军抵达莲花县甘家村,毛泽东在听取当地中共组织负责人汇报中得知,莲花县农民自卫队9月18日攻城失败,牺牲12人、被捕90余人,于是决定攻打莲花县城,营救被捕同志。他随即召开军事会议,作出具体部署。

次日上午,工农革命军在中共组织和革命群众配合下,攻克莲花县城,从监狱中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0余名;打开莲花县政府粮仓,开仓济贫。下午,毛泽东召开莲花县中共组织负责人会议,听取关于中共组织、农民武装力量情况,以及永新、宁冈农民武装斗争等情况汇报,其间证实井冈山地区有两支地方武装力量。

攻取莲花县城是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受挫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步骤,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振奋了部队指战员的精神,奠定了向井冈山进军的重要基础。

9月27日,工农革命军从莲花县城出发,前往永新县方向。在此期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长江局人选问题时,经过反复讨论,通过瞿秋白提出的由毛泽东等五人组成长江局的建议。瞿秋白评价说:“泽东能来,必须加入,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工农革命军向永新三湾方向前进途中,战斗频繁,伤员增加;连续行军,长途跋涉,又苦又累,有的人掉队,一些人自行离队。此时疟疾流行,病员增加,缺医少药。艰难困苦,考验着每一个人。

9月29日,工农革命军1000人进驻永新县三湾村。当地群众不了解工农革命军,大都躲进山里。毛泽东要求各单位立即上山喊话,向群众做宣传工作,群众陆续回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

首先,整顿部队。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陈浩为团长,下辖一营、三营、特务连和军官队、卫生队。改编时提出,去留自愿,愿留则留,不愿留发给路费,希望他们继续革命。后来,工农革命军原师长余洒度、原第三团团长苏先俊以向湖南省委汇报工作为名,脱离工农革命军(后来,余洒度叛变革命,在国民党军中任政训处少将处长,因利用职权,贩卖毒品,被蒋介石下令处决。苏先俊1928年初被国民党逮捕后,出卖湖南省委负责人郭亮。郭亮被捕牺牲。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彭德怀下令将苏先俊处决)。

其次,实行中国共产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队,班、排设党小组,连队以上设立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整个部队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毛泽东任书记。

再次,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由此,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基础。9月30日,毛泽东在三湾枫树坪向全体指战员宣布前敌委员会关于部队改编的决定。他动员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带了一个军的人。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四、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

中国革命新道路由此开辟

 

三湾会议后,毛泽东为了建立工农革命军的落脚点,给井冈山上的袁文才和中共宁冈县委负责人龙超清写信联系,派一个农民送去,准备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10月初,毛泽东在三湾与龙超清和袁文才的代表陈慕平(陈慕平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过毛泽东讲课)见面,说明工农革命军的政治主张和来意,希望同袁文才部合作,一道开展革命斗争。龙超清表示,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可以先到离此地三十里的古城。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宁冈古城前进。出发前,毛泽东宣布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这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起源。

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古城后,毛泽东主持召开有宁冈县中共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总结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安家”和开展游击活动问题。通过古城会议,进一步了解井冈山地区情况,确定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采取团结、改造方针;尽快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和部队医院。工农革命军随即在井冈山周围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之后,毛泽东到大仓村与袁文才见了面,同他亲切谈话,对其慰勉有加,并送给他100支钢枪。毛泽东希望袁文才:要扩大和巩固部队,坚持革命斗争,做好王佐的工作。毛泽东的谈话使袁文才消除了疑虑,当即拿出几百块银元赠送工农革命军。他表示,要积极帮助筹备军粮和安置伤病员,上井冈山做王佐的工作,为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创造条件。

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下茅坪后,设立了后方基地。毛泽东决定,工农革命军沿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活动,扩大政治影响,调查井冈山周围情况。先到湖南各县进行革命活动,打击反动势力,发动群众,联络农军,解决经济给养问题。

工农革命军初步有了“落脚点”后,毛泽东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部署工农革命军进行游击战争,扩大政治影响,打击反动势力,联络各地中共组织和农民革命武装力量。

第二,派何长工去长沙、衡阳等地,向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汇报秋收起义部队情况,了解南下的南昌起义部队下落。

第三,听取当地各个中共组织的情况报告,要求他们发动农民,恢复农会,准备武装起义,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第四,在部队发展党员。主持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各连党代表参加。带领新党员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要求各连党代表建立党支部,抓紧发展新党员。

第五,应袁文才要求,派遣工农革命军的干部到茅坪袁文才部,帮助练兵,进行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

第六,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罗霄山脉中段周围各县的敌情、阶级状况、土地占有情况、地理环境、特产资源等。

第七,抓紧部队军事训练,到练兵场询问战士训练情况,鼓励战士练好本事。

第八,从报纸上看到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的消息后,放弃了准备退往湘南的想法,坚定了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信念。

第九,开展群众工作。让工农革命军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宗旨,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

第十,在获悉湘军从茶陵开来进攻工农革命军后,派两个连从水口出发,经安仁到茶陵游击,扰乱敌人后方,打破敌人进攻计划,筹得款子后到井冈山会合。

这期间,是毛泽东缜密思考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分析形势的过程,了解井冈山地区情况的过程,研究工农革命军发展方向的过程,研究如何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失败,直接影响了毛泽东关于工农革命军战略发展方向和具体部署的思考。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思想逐步形成。毛泽东与工农革命军副连长张宗逊交谈说,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武装斗争一定要与农民运动相结合,把农民武装起来。

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即政治指导员)的罗荣桓曾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一文中回忆:10月23日,工农革命军在大汾镇突遭遂川地主武装“靖卫团”的袭击,队伍被打散。毛泽东率团部与特务连撤退,一直跑到井冈山南麓黄坳,收集失散人员共40多人。这时大家又饥又饿,无精打采,稀稀落落地散坐在地上。几个战士带着钱,从老百姓家里找来一点剩饭和泡菜辣椒,没有碗筷,毛泽东和大家一起用手抓饭吃。饭后,毛泽东站起来,朝中间空地迈了几步,双足并拢,身体笔挺,精神抖擞地对大家说:“现在来站队!我站第一名,请连长喊口令!”这种坚强、镇定、大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指战员,他们一个个提着枪站起来,列队向排头看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工农革命军遭到遂川靖卫团的突然袭击,更加促使毛泽东下定决心,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转移,王佐闻讯,派人接应上山。这时,毛泽东向部队强调:上井冈山要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同山上的群众及王佐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为此,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7年10月24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天晚上,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的大井。由于事先已经做好同王佐沟通、联系的前期准备工作,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受到王佐及其部队的热烈欢迎。在秋收起义受挫并转战一个多月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终于结束游击状态,在井冈山安家了。

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茨坪。为了团结王佐,毛泽东送给王佐部队70支钢枪。王佐资助工农革命军500担稻谷和一些银洋。从此,井冈山成为工农革命军的落脚点,也成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出发点。11月初,毛泽东率一部分部队回到宁冈茅坪,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进攻长沙的预定计划失利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率领工农革命军,远离反动统治阶级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向反动统治阶级力量薄弱的山区和农村进驻,创建了朝气蓬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不仅成为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的集结点。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中国革命,由此迎来崭新的开端。

 

 

参考资料:

[1]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责任编辑 陈晓红)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