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建筑追求缘起

郭丽芬

纵观林徽因的一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她在中国文坛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30年代至50年代,她在中国建筑领域里是无人替代的建筑学家。作为一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生都与建筑有着不解之缘,就连与梁思成结婚的日期以及给儿子的取名都与我国宋朝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天才—李诫有关[1]。

林徽因在少女时代即随父亲旅居伦敦,游历欧洲大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欧洲当时先进的建筑理论激发了她学习建筑的梦想,与梁思成共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建筑理论学习为她奠定了专业基础,而梁启超为儿子儿媳的学业、职业规划提供了导航。学成回国后,林徽因随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开始了她的建筑生涯。

 

一、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

促成林徽因走上建筑之路

 

1920年春,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名义,被派往欧洲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访问。行前,林长民写信给林徽因说:“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2]由此可见,父亲林长民开明的教育理念,是促成林徽因走上建筑之路的先决条件。

1920年8月上旬到9月中旬,林徽因随父亲先后游历了法国、瑞士、德国和比利时四国,第一次接触到西方建筑。求知欲旺盛的林徽因欣赏着各地的自然风物、民俗风情,极大地拓展了视野,尤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深深吸引着她,做一名女建筑师的愿望就此埋下了种子。保存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档案馆的一篇报纸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记录:“我跟随我的父亲周游了欧洲。在我的旅行中,我第一次萌发了学习建筑学的梦想。现代西方的一流的壮观激励了我,充满我心中的愿望是将其中的一些带回到我的祖国。我们尤其需要建造的理论,因为这能够使你的建筑物屹立许多个世纪。”[3]林徽因一生的好朋友费慰梅曾说:“她有学习建筑的梦想,想带一些西方的古典建筑思想回国的欲望。她认为中国需要一种能使建筑数百年不朽的好建筑理论。”[4]

另据林徽因堂弟林宣回忆:“林徽因学建筑是在英国受了房东影响。林在英国一时没有上学,林长民给她买了一台手摇缝纫机。林徽因除了外出,就在家摇缝纫机。女房东没有出嫁,是上了年纪的处女,一个建筑师。她很喜欢林徽因。林徽因常常替她描图,就喜爱上建筑。当时竟想留在英国不肯回国。林长民答应将来再送她出国学建筑,才回来的。”[5]

据其女儿梁再冰回忆,林徽因在伦敦的一年半时间,有两个方面的收获:一、通过接触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活跃和解放了思想,初探文学殿堂。当时曾到外公家来的留学生徐志摩在这方面可能对她起到了一定的介绍和引导作用。二、妈妈在伦敦时期有不少同她年龄接近的英国女性朋友们。这些女友之一是一位学建筑的学生。妈妈从这位女友那里首次得知建筑在西方不仅仅是“盖房子”,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艺术。建筑作为一门集美术(包括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工程技术和人文理念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对她产生了巨大吸引力。观察这位女友作建筑绘图使她尤感兴趣,并且产生了将来要成为一名女建筑师的强烈愿望。[6]

1921年10月林徽因随父回国时,她的“行李”中不仅有文学书籍,也有建筑学书籍,她开始考虑未来的学业。当时的中国纵有保存千年的精美建筑,建筑学理论研究却几乎为零,这对林徽因的触动很大。可以说欧洲游历为她的建筑人生开启了大门。

二、与未婚夫梁思成共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培养了她的专业素养

 

梁启超与林长民是挚友,1919年两家已有意结成儿女亲家,但均不主张包办。1922年年初,梁思成与林徽因建立恋爱关系。林徽因和梁思成谈了西方的“建筑学”概念以及她想学建筑的愿望。当时的梁思成从清华学堂毕业后计划到美国留学,正在考虑未来专业选择问题。梁思成说:“她(林徽因)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欢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7]于是,“她轻易地引导梁思成走上同一条路”[8]。建筑学是两人共同的事业,也是二人感情沟通的基石。

1923年1月初,双方家长认定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约关系。从梁启超给梁思顺的信中,也可以看出梁启超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同年5月,梁思成遭遇车祸,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林决定年后追随梁出国游学。

1924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同往美国,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秋季始业的学生注册入学。是年7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参加夏季学期的学习,调整自己适应新环境,最重要的是多修学分以便9月顺利进入宾大的三年级学习。康奈尔大学夏季学期的课程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希望在入学时获得额外的学分,或者完成入学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六月的时候或多或少地不能达到入学的要求,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夏季学期可以给他们提供机会,既可以得到多余的学分,在某些情况下又可以使他们获得一年的时间,或者弥补自己的不足”[9]。从这一点上来看,康奈儿的夏季学期十分符合林徽因和梁思成的需求。他们到达美国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宾大的春季招生,只好等待秋季招生的机会,但又不希望浪费近两个月的时间,因此就决定先到康奈尔大学选修学分。宾大实行的是学分制,只要学生能够修满规定课程的学分,不管学习的年限便可毕业。事实证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选择是正确的。同年9月,他们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1927年6月,梁思成硕士毕业,林徽因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0]。

关于梁恩成与林徽因在康奈尔所选的课程,几乎所有传记、年谱中大致都是这么描述的:林徽因选修了两门课—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梁思成选修了三门课—水彩静物画、户外写生和三角[11]。而根据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梁恩成与林徽因的注册卡和成绩单来看,梁思成选修的科目与记述没什么出入,但林徽因当时选修的是户外写生、古代绘画和高等代数三门课,而非两门课[12]。林徽因选学的“古代绘画”,除周六外,每天下午2点到4点在弗兰克林楼上课,任课老师是亚当斯教授,主要是结合一些素描作品来讲解古代绘画知识[13]。

9月,梁思成入学宾大美术学院建筑系,而林徽因则入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宾大美术学院当时的招生政策上明确规定“音乐与美术课程是同时对男生与女生开放的。建筑学课程只允许男生入读”[14]。从资料中看,“宾大在1870年开始设立建筑学课程之始,就允许妇女选修建筑学课程,但却不允许她们进入人体写生室”[15]。校方解释的原因是,女生进入人体写生教室,既会分散男生的注意力,也会使女生感到尴尬。而当时要获得宾大的建筑学学位,必须通过人体写生课程的学习。这就解释了林徽因不得不在美术系注册,同时却能选修建筑系课程的原因。1926年9月开始,林徽因凭借自己的才能,成功转到了建筑系,并被聘为建筑系的“设计指导教师”及“建筑设计(教学)事务助理”[16]。仅在美术系读了两年,林徽因就被聘到建筑系作设计指导教学,充分反映了她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极高天分与设计才能,但她是如何打破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这一规定的,目前还没有资料证实,也许是她的设计才能得到了校方的青睐。

林徽因的建筑设计富有创意,常有独出心裁的灵感和具有个人特色的“神来之笔”。保存于宾大档案馆的一篇报纸文章这样写道:“她那瘦削的身影匍匐在巨大的建筑习题上,当它同其它三十到四十张习题一起挂在巨大的判分室的墙上时,将会获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是偶尔得第二。她不拘言笑,幽默而谦逊。”[17]

在宾大留学的林徽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中国古建的紧迫性和建立中国系统的建筑理论的必要性。林徽因说:“一座中国住宅,一种古典式的柱子,在这里那里钉着钉子;法国式的窗子,一个美国殖民地式的门道和大量并不必要的英国式、德国式、意大利式和西班牙式的装饰细部。现在你了解了(他们是如何)亵渎东方艺术的,这甚至使孔夫子也从他那令人荣耀的先祖们那里被惊醒了过来。”[18]“我们悲伤地看到,我们的土生土长的和特有的本色的艺术正在被那种‘与世界同步’的粗暴狂热所剥夺。”[19]

林徽因满心希望学成回国后能在中国的建筑领域有所建树。她希望能给中国的人民与学生展示西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当我回到北京的时候,……我将要带回给国人有关东方与西方交汇的一个真信息”[20]; “不是去取代我们自己的,永远不要。我们必须学习所有艺术的基本原理,只是运用这些原理来设计那些清晰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想学习建造的方法,那意味着(坚固)永久”[21]。

在宾大的学习经历,林徽因积累了美术与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展示出独特的建筑设计才能,培养了一定的建筑理论素养。这些都为她日后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我们从宾大保存的点滴史料中所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人,而且是一个对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充满了自信心与鉴赏力的学者,其中的一些建筑与艺术观念,至今读来仍觉得十分贴切,充满了真知灼见。

 

三、梁启超对梁、林学业和

职业的规划,

指明了林徽因建筑生涯的方向

 

梁启超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他为儿子梁思成做了两个正确的选择,一个是送他去美国学建筑,另一个就是为他找到林徽因这样的好媳妇。他不时写信关心指导他们的学业,更为他们精心规划职业生涯。

林徽因是半官费留学的。1924年下半年,梁启超写信告知,拟补助林徽因留美学费三千元华币。林徽因复信,请梁暂勿付邮,以留作日后毕业回国时游历欧洲的费用。三年后梁启超按承诺照付此款[22]。1925年12月,林徽因父亲林长民因参与郭松龄倒戈反对奉系军阀张作霖,不幸被流弹击中身亡。林徽因的留学费用陷入了困窘的局面。林徽因曾想过辍学回国考清华的官费留学或休学打工一年以挣取学费,但梁启超及时写信宽慰准儿媳,劝阻她打工与辍学,鼎力支持她完成学业。

1925年12月27日,梁启超致信梁思成,要他安慰林徽因(注:林徽因本名林徽音,因此书信中梁启超皆用她本名称呼):

徽音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我从今以后,把他和思庄(按:梁启超幼女)一样的看待。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他领受我这种十二分的同情,度过他目前的苦境。他要鼓起勇气,发挥他的天才,完成他的学问,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叔的好孩子。”又说:“徽音留学总要以和你同时归国为度。学费不成问题,只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了,你们更不必因此着急。[23]

1926年1月5日,梁启超致信梁思成,再次谈及承担林徽因留美经费:

徽音学费现在还有多少,还能支持几个月,可立刻告我,我日内当极力设法,筹多少寄来。[24]

同年2月18日,梁启超病中住院期间致信又谈及经费问题:“徽音本年需若干,亦告我,当一齐筹来。”并在信中说到:“我盼望他(指徽音)能领会我的意思。‘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思成、徽音性情皆近狷急,我深怕他们受此刺激后,于身体上精神上皆生不良的影响。”[25]1927年1月18日和25日,梁启超又连写两封信给思顺等儿女,其中有话劝阻林徽因在美国打工:

第二是徽音回来与否的问题,这话我连两信都曾提起……若不回来,为什么不径转学校,要做一年工干什么呢?若有别种理由便再商量,若专为学费问题—为徽因学费问题,那末我本来预备三千元在这里,因为你们勉强支持得住,故留起作留欧之用,若要用时,只要来信我便寄去。[26]

可以看出,梁启超对未过门的儿媳发自肺腑的疼爱,流露出浓浓舐犊情,深恐她因忧伤憔悴而消磨志气或因经费问题放弃学业。他千方百计、尽心尽责为她筹措留学经费,把她当成另一个女儿对待。正是有了梁启超的慷慨解囊,林徽因才得以顺利从宾大美术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又进耶鲁大学戏剧专业学习了半年舞台美术设计,成为中国向西方学习舞台美术的第一位留学生。

梁、林两人到宾大不久,梁启超就对他们的学业与职业进行了长远规划。他不希望梁思成像自己那样成为政治和社会改造的积极参与者,而是希望他专心走文化创造之路。晚年的梁启超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梳理上,越来越看重中国文化的价值,因此,他鼓励儿子和儿媳开创中国建筑史研究,以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光大。

1925年11月13日,梁启超寄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一书给梁思成和林徽因,并在书上题词:

李明仲诫,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即西历一千一百一十年。明仲博闻强记,精通小学,善书画。所著读三海经十卷、读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大篆说文十卷,今皆佚,独此营造法式三十六卷岿然尚存。其书义例至精,图样之完美在古籍中更□□□,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朱桂莘(按,即朱启钤)校印甫竣,赠我此本,遂以寄思成、徽音,俾永宝之。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  任公记。[27]

父亲寄来的这本关于中国古建的专业书籍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就是一本“天书”,二人对书中的术语完全看不懂,很受触动。关于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还是一块尚未开拓的荒原,这部《营造法式》更是一个未解之谜。而当时的西方学者对于欧洲古建筑,几乎每一处都做了精确的记录、测绘,并有深入而透彻的研究;当时的日本学者对中国的古建筑研究更是有虎视眈眈之意。对于心中有浓浓爱国情怀的梁、林二人来说,“天书”既是一种启发,又是一种激励,加强了他们研究古建筑的决心。梁思成还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开创了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新领域,从此也促使梁、林二人以中国古建筑研究为终生事业。梁启超建议的专业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冷门专业,但却是国家所缺的专业,可见梁启超的远见与爱国情怀。

林父遇难后,梁启超多次去信商谈梁、林的专业方向问题。1926年2月27日,梁启超致信梁思成等,谈及他选择专业方向之事:

思成学课怕要稍为变更。他本来想思忠学工程,将来和他合作。现在思忠既走别的路,他所学单纯是美术建筑,回来是否适于谋生,怕是一问题。我的计划,本来你们姐妹弟兄个个结婚后都跟着我在家里三几年,等到生计完全自立后,再实行创造新家庭。但现在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音之母,立刻便须自立门户,这便困难多了。所以生计问题刻不容缓。我从前希望他学都市设计,只怕缓不济急。他毕业后转学建筑工程如何?[28]

1927年8月29日,梁启超致梁思顺等儿女长信,谈及梁思成学业问题并征询林徽因意见:

思成再留美一年,转学欧洲一年,然后归来最好。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之某部门,稍微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境界,固然关系人格修养之全部,但学业上之熏染陶熔,影响亦非小……你看了这信,意见如何,无论校课如何忙迫,是必要回我一封稍长的信,令我安心。[29]

梁思成、林徽因在西方得到了系统、科学的现代建筑学专业训练,梁启超希冀他们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应用到整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因此,学成归国之前,梁启超又为他们规划了回国路线,希望他们趁此机会游历欧洲,作为从事建筑学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次实习,也当作是对西方建筑、城市规划获得感性的体验与认识之旅。1927年12月18日,梁启超致信在美儿女,信中详细规划了梁恩成、林徽因次年回国行程:

你们由欧归国行程,我也盘算到了。头一件我反对由西伯利亚路回来,因为野蛮残破的俄国,没什么可看,而且入境出境,都有种种意外危险(到满洲里车站总有无数麻烦),你们最主要目的是游南欧,从南欧折回俄京搭火车也太不经济,想省钱也许要多化钱。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新造之市,建筑上最有意思者为南美诸国,可惜力量不能供此游,次则北欧特可观。)必须一往。由是人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二二,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搁些日子,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最后便回到法国,在玛塞上船,(到西班牙也好,刘子楷在那里当公使,招待极方便,中世及近世初期的欧洲文化实以西班牙为中心。)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看看土耳其革命后政治。(替我)关于这一点,最好能调查得一两部极简明的书(英文的)回来讲给我听听。[30]

1928年2月12日,梁启超致信梁思成,再次谈及梁、林游欧回国路线:“你脚踏到欧陆之后,我盼望你每日有详细日记,将所看的东西留个影象(凡得意的东西都留他一张照片),可以回来供系统研究的资料。若日记能稍带文学的审美的性质回来,我替你校阅后,可以出版。”[31]

梁、林结婚后不久就按照父亲梁启超的建议,途经欧洲返国,以便能在欧洲各国实地考察各种建筑古迹。这既是他们的蜜月旅行,更是学习西方建筑史之后的一次见习旅行,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教学搜集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为此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文化视野与科学方法,加上梁启超作为文化导师的引导,使梁思成、林徽因充分汲取了两种异质文化的养分,为即将投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做足了准备。

梁启超不仅在专业方向上为梁、林夫妇详细斟酌,在他们的职业选择上,也为他们出谋划策。

1928年4月26日,梁启超病中致信梁、林,详谈梁思成未来职业的筹划:

你们回来的职业,正在向各方面筹画进行,(虽然未知你们自己打何主意)一是东北大学教授,(东北为势最顺,但你们去也有许多不方便处,若你能得清华,徽因能得燕京,那是最好不过了。)一是清华学校教授,成否皆未可知,思永当别有详函报告。另外还有一件‘非职业的职业’—上海有一位大藏画家庞莱臣,其家有唐(六朝)画十余轴,宋元画近千轴,明清名作不计其数。这位老先生六十多岁了,我想托人介绍你拜他门(已托叶葵初),当他几个月的义务书记,若办得到,倒是你学问前途一个大机会。……你们既已成学,组织新家庭,立刻须找职业,求自立,自是正办,但以现在时局之混乱,职业能否一定找着,也得是问题。……但现在觅业之难恐非你们意想所及料,所以我一面随时替你们打算,一面愿意你们先有这种觉悟,纵令回国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身不许他侵入。[32]

1928年5月8日,梁启超致信梁思成,告知已代梁思成应聘东北大学:

我虽未得汝同意,已代汝应允矣。惟该系既属创办,汝之聘或即是该系主任,故开学前应有许多准备。[33]

5月13日,梁启超致梁思顺等儿女信,嘱梁思顺催梁思成早日回国:

思成(目前)职业问题,居然已得解决了。清华及东北大学皆请他,两方比较,东北为优,因为那边建筑事业前途极有希望,到彼后便可组织公司,从小规模办起,徐图扩充,所以我不等他回信,径替他作主辞了清华,(清华太舒服,会使人懒于进取)。[34]

6月10日,再致信梁思成,详细告知应聘东北大学缘由:

前在清华提议请你,本来是带几分勉强的,我劝校长增设建筑图案讲座,叫你担任,他很赞成,已经提出评议会。闻会中此类提案甚多,正付审查未表决,而东北大学交涉已渐成熟。我觉得为你前途立身计,东北确比清华好(所差者只是参考书不如北京之多),况且东北相需甚殷,而清华实带勉强。

同年6月19日,梁启超致梁思顺信,谈及梁思成应聘东北大学事:

奉天形势虽极危险,但东北大学决不至受影响,思成聘书已代为收下,每月薪金二百六十五元(系初到校教员中之最高额报酬)。那边建筑事业将来有大发展的机会,比温柔乡的清华园强多了。但现在总比不上在北京舒服,不知他们夫妇愿意不。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苦路上走。[35]

身为父亲的梁启超,为儿子儿媳的职业问题可谓用心良苦,既要着眼于孩子职业的未来发展,使其学成归来有施展的空间;又要避免孩子在父母身边呆着,会“啃老”,“生活太安逸、易消磨意志”,从而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业。

我们从信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梁启超对子女的谆谆关怀和殷殷爱意。信中没有任何说教,只有循循善诱,没有任何指责,只有切切建议,每一封信都充满着父亲对儿子和儿媳的诚挚的爱。公爹的绵绵父爱与启智引导,使得林徽因伴随梁思成的脚步走上了开创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之路。

1928年8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国,受聘于东北大学,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林徽因任教授。从这里开始,林徽因走向了一个广阔的建筑创作与研究天地。

 

 

注释:

[1]梁、林于1928年3月21日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选定此日举行婚姻大典,含纪念宋代建筑家李诫的意思,宋代为李诫所立碑刻中关于李诫仅留下这么一个日期。儿子的名字—梁从诫,意在想让自己的儿子追随李诫的脚步,成为一代建筑大师。

[2][5][10][11][22][27]陈学勇:《林徽因寻真》,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9页,第143页,第182页,第172页,第173页,第175页。

[3][14][15][16][18][19][20][21]王贵祥:《林徽因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建筑师林徽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第194页,第194页,第196页,第196页,第196页,第196页,第196页。

[4][6][8]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第28页,第41页。

[7]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9][12][13]熊辉:《林徽因与梁恩成在康奈尔的学习经历详考》,载《新文学史料》第71页,第70页,第70页。

[23][24][25][26][28][29][30][31][32][33][3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68页,第1070页,第1073页,第1110页,第1074—1075页,第1153页,第1165—1166页,第1171页,第1174—1175页,第1178页,第1152—1153页。■

(责任编辑 樊燕)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