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元老曹亚伯的昆山岁月

杨瑞庆

曹亚伯(1875—1937),原名茂瑞,字庆云,因信奉基督教而改名亚伯,后来就以曹亚伯的名字闻名民国政坛。

曹亚伯原籍湖北兴国州(民国开始改称阳新)。出生于今属湖北省大冶市的曹家湾柯海村。年轻时向往民主革命,因此加入了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他多次赴海外从事筹款活动,并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中,贡献卓著,因此被尊为辛亥元老。1925年至1937年,他晚年阶段定居昆山并在此留下了重要篇章,因此受到昆山百姓的怀念。

 

落户昆山

 

曹亚伯幼年受教于故乡的本族私塾,平日里爱听父老讲述太平天国的反清故事,逐渐形成了立志推翻帝制的变革思想。后在学习时,英语获得了优秀成绩,为他日后多次出国留学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青年时,曹亚伯在武昌两湖书院就读,与民主革命先驱黄兴同班,又与反清义士宋教仁交往甚密,由于志同道合,后来他们结伴东渡日本。那时,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革命志士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而结盟建会,同心图改。当需要在同盟会章程上画押签字时,第一个留名的人就是曹亚伯。这一举动让孙中山对曹亚伯的坚定立场深表敬意,从此两人成为挚友,在以后岁月中,两人相互支持,情同手足。

为科学救国,曹亚伯曾留学英伦,经过三年苦读,191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回国后,曹亚伯辗转南北,寻求着复兴中国的道路。不久,为了兴办经济实体,他发起成立了中华工业协会,并亲任理事长,在他的运筹下,把一些民族工业企业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革命形势面临严峻局面,常受到干扰的实业难以再正常经营,他不得不放弃企业另寻出路。曹亚伯已经意识到应该首先改变国家体制实施共和,才能使中华民族强盛起来。于是,他果断地参与了辛亥革命运动,并冒着生命危险与革命同仁一起策划起义方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终于打响。曹亚伯不顾生命安危,冲锋在战斗第一线,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其视死如归的表现让前方将士肃然起敬。他的英勇事迹也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赞赏。1912年,孙中山在上海设宴,为辛亥革命功臣授勋。曹亚伯应邀出席,并得到了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爱”字幅。一些民国元老也对曹亚伯的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曹亚伯却低调淡然,从不以功臣自居。当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孙中山特邀曹亚伯出任财政部次长,但被他婉言谢绝。

随后,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刻,眼见民国政府军心涣散,措施不力,曹亚伯心急如焚,加紧出谋划策,梦想力挽狂澜,时局转危为安。因此,他竭尽全力筹措军饷支援前方,还冒着生命危险在寓所内秘密制造炸药,连他10岁的儿子也常被派出站岗放哨,充当了秘密交通员。为了革命成功,曹亚伯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即使曹亚伯已将毕生心血投入到了大革命的洪流中,但看到的还是暗波汹涌的危局。他开始对革命的前途悲观起来,甚至失去了信心。当一些民国政要对他产生妒忌、排挤时,曹亚伯感到这些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人,已容不得他的存在了,考虑再三,决定避祸于圈子之外。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曹亚伯痛不欲生。悲切之余,他决定回到故里继续革命。他看中了昆山这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因为那里离上海很近,有着他能施展才华的空间。此外,他选择昆山还有一些原因:

一是1923年时,由曾任孙中山先生正、副卫队长的加拿大归侨黄湘、邓湘两人发起,在昆山建立了振东侨乡。可以肯定那是一块环境安定之地,他们已在尝试现代农业,曹亚伯想到那里看一看。

二是1917年时,曹亚伯的同盟会好友黄炎培先生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后在昆山的徐公桥建立乡村教育实验区,这种新颖的农村普及教育模式令人神往,曹亚伯也想去看一看,甚至能有机会去学一学,也算晚年有个理想的归宿。

三是昆山有一座有名的基督教浸会堂。由于曹亚伯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可以去那里修身养性。昆山的基督教堂曾迎来过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的莅临,而且还是宋庆龄之父宋耀如先生曾经传教的地方。昆山一系列的吸引点,似乎都与孙中山先生有关,所以,落户昆山成为曹亚伯人生转折时期的首选。

 

定居前浜

 

曹亚伯到了昆山后,直奔位于前浜的浸会堂。前浜原是一条横穿老城区东西的小市河,两岸民居密集,20世纪50年代已被填没。现前进菜场的南出口处就是原昆山浸会堂的旧址。那时,浸会堂只有五间青砖黑瓦形态的平房,内有浸礼池,并摆设了钢琴,显得肃穆而典雅。

浸会堂西北有一座豪华的西式楼,坐落在绿荫之中,显得很时尚。那是上海滩名人徐士浩的居所。前浜的西南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宁绍会馆,人称“山高水长”。那是在昆山创业的宁波、绍兴商人的活动场所,内有小巧玲珑的古戏台,常有昆曲演出。看到周围有这些中意的环境,曹亚伯更加坚定了在此建房的选择。经过实地勘察,最后选在无不利桥和宁绍会馆附近的一块向阳高地,建起了一座貌不惊人的小宅院。围墙上开有六角形的窗孔,内有中西合璧的简房数间,显得平淡无奇,故取宅名“平居”。

曹亚伯自1925年乔迁起,至1937年病逝止,寓居昆山达12年,度过了他既孤单又充实的晚年阶段。1929年,他在宅前建起了昆山县立图书馆,那里后来成为当地人们的一个好去处。

昆山老城区因新建了“平居”而常常高朋满座,而且来者大多声名显赫,因此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美谈。曹亚伯是辛亥元老,又是孙中山的挚友,一些民国要员知道他隐居昆山的消息后,纷纷去昆山探望。

曹亚伯曾在寓所里接待过冯玉祥、柏文蔚、于右任等民国元老,也曾接待过林森、宋子文、白崇禧等政要。冯玉祥一直称曹亚伯为“老革命”“老英雄”,对他鲜明的抗日立场和热忱的爱国行动钦佩有加。1934年,当冯玉祥得悉曹亚伯举办六十寿庆时,他再次登临昆山,并送去了两棵珍贵的大雪松,以表祝贺。只因曹亚伯的宅院里都是水泥地坪,雪松无法生长,只得借栽在他宅院附近的积善农场内。1954年,当省立昆山中学建起了两幢新楼后,为营造出高雅氛围,校方就把曹亚伯留在积善农场内的两棵大雪松迁栽过去。80多年过去了,大雪松至今还郁郁葱葱。

当年,曹亚伯的家里经常灯火通明,因为他时常怀念牺牲于武昌起义的一些英烈们,有精力时,他著作撰文,将他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原原本本地回忆写作,终于写成了40万字的《武昌革命真史》。他在前言中再三强调,书中都是“耳闻目见之事实,实无一字之附会”的实录。但出版后,由于立场观点与汪精卫、胡汉民之流不合,政府当局就以“记载失实”为由查禁,使他的一腔爱国热情再次受到打击。

晚年的曹亚伯已是非常落寞,人们常看到一位留须明志的布衣老人游荡在破落的昆山大街上,看到日趋凋敝的街景而眼无光泽、长吁短叹。

曹亚伯在昆山期间虽然对国家前途悲观失望,但他经常做一些公益善举。昆山从南北朝开始传入佛教,西街上的西寺和集街上的东寺都是城里著名的佛教寺,曹亚伯来昆山定居时,两寺早已废弃,惟有马鞍山前破落的华藏寺内还飘渺着香烟。华藏寺位于亭林园内的西山顶上,那时,与寺共存的凌霄塔已经受损严重。当曹亚伯去马鞍山上拜佛时,看到了破败不堪的寺容和摇摇欲坠的塔影,不免心生担忧。曹亚伯决定募款重修华藏寺和凌霄塔。随后,曹亚伯一方面动员一批民国要员如林森、柏文蔚等加盟,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另一方面调动起他在民国高层圈子里的人脉优势,与地方绅士一起外出集资,经过了艰苦努力,终于如愿集足了维修经费。其中,曹亚伯的好友冯玉祥将军一个人就捐献了1000元大洋。正当他们紧锣密鼓地实施修复工程时,却爆发了激烈的淞沪会战,日军炸弹投到了昆山,凌霄塔未能圆满结顶。

曹亚伯在昆山的十多年时间里,为昆山留下了很多实绩。那时的曹亚伯已年近花甲,精力渐退,虽然难以在前方冲锋陷阵,但对文物保护还能助上一臂之力。在那段时光里,曹亚伯联合起政界高人和地方乡绅,完成了一系列修缮昆山古迹的工程。1937年印行的《昆山景物志略》一书中有包括马鞍山、华藏寺、凌霄塔、半茧园、拱辰门、青阳港等共计18张记录昆山旧景的照片,这些迷人景色大多是曹亚伯发起修复后的成果。

 

决意抗日

 

曹亚伯在昆山的那段日子是国家遭遇乱世危局的时期,虽然不能奔赴前方,但曹亚伯还有一些发挥余热的能力,从经济上、道义上给予抗日大力支持。

曹亚伯学习昆山振东侨乡的做法,投资买田,经营农业,发展生产,积累资本。他创办的农场一度办得欣欣向荣。曹亚伯学习昆山徐公桥普及乡村教育的做法,在民众中宣传抗日思想。据他子女回忆,那时每晚都有更夫挨家挨户叫喊“火烛小心”的习俗,而曹亚伯还要求更夫增加一条“抵制日货”的告诫语。曹亚伯待人和蔼,有正义感,有使命感,常急人所难,乐于助人。每有蒙冤叫屈者,曹亚伯总会站出来主持公道,因此深得昆山民众敬重。

1926年,军阀混战时期,两支部队因争夺地盘而打到了昆山,曹亚伯知道那是争权内斗的行为,因此动员乡民奋起驱赶,那些妄想置对方于死地的部队只能狼狈逃窜。前敌总指挥白崇禧以“捣乱”为辞,将曹亚伯囚禁于上海龙华监狱,最终迫于曹亚伯在民国政府中的威信而将其释放。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曹亚伯先生精神大振,朝夕祈祷中国军队能旗开得胜,并以个人名义向上海银行贷了两次款,为前方将士及时送去了慰问军饷。

当听到日军炮弹在昆山城里爆响时,曹亚伯立即向昆山县政府借来了枪支,在家园中瞄准俯冲的飞机进行射击。眼看日军步步逼近,他准备挥洒热血,死而后已。1937年8月,曹亚伯不畏日机轰炸,带领昆山民众外出抢救从上海撤到昆山的伤病员,不幸在战地染上了瘟疫,不久病逝于平居家宅中。

当时的国民政府想为曹亚伯举行国葬,但时逢激烈抗战的非常时期,只得作罢。此时的曹亚伯已是一贫如洗,因为他已把个人积蓄全部捐给了抗日部队,以至家徒四壁,只能葬在自家宅院的空地上。随后,子女只得远赴江西投亲靠友。

1947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这位辛亥元老,曾专门发布褒扬令:“曹亚伯早年加入同盟会,历经险阻,嗣出亡海外,留学英伦。东归后,复为国驰驱,不求荣利。晚年昆山隐处,益励清操。抗战军兴,撄怀国难,忧愤成疾,赍志以终。追念遗型,良深轸惜。应予明令褒扬,以彰潜德。”

新中国成立后,曹亚伯的家人将他的坟冢从昆山迁回故乡,将他葬在故居旁—湖北省阳新县曹家湾柯海村南头大菜园。改革开放以后,昆山市政府将曹亚伯的事迹编入《昆山县志》,纪念他曾经为昆山作出的业绩。1983年春,再立墓碑。

虽然曹亚伯在昆山的寓所已拆、坟墓已迁,但昆山百姓每每看到曹亚伯曾经修复过的一些古建筑时,都会感怀这位辛亥元老。

(责任编辑 陈晓红)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