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的战略人民的选择——“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笔谈

陈昊苏 谭晓光 何小鲁 李彤妍 江旅安 王晓建 徐蕾

    导语:19494月,百万雄师越过长江,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一举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为重温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我刊编辑部组织召开“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与会者围绕渡江战役之艰难、军民之无畏、战役之重大意义等,展开讨论。

 

 

陈昊苏:旌旗南指下金陵

 

1949211日,中央军委指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渡江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刘伯承、陈毅为常委。41日,邓小平、陈毅率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转移到合肥东郊的瑶岗村,部署与指挥即将发起的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渡江战役。

19494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制定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渡江。在炮兵、工兵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南京。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解放杭州、南昌等城市。第四野战军于5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5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6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动用兵力最多的一次。此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妄图盘踞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重振军力、伺机反扑的阴谋,国民党反动政权彻底覆灭,为解放军下一步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进军,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谭晓光:谭震林与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结束后,华野部队退出战场休整,在徐州附近的贾汪煤矿召开了华野师以上干部会议,称第一次贾汪会议。会上,谭震林、粟裕分别作了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动员。会议期间,陈毅从西柏坡赶回贾汪,传达了中央指示和政治局会议决议,对渡江南进和部队整编进行了动员。之后华野整编为第三野战军,谭震林任第一副政委。

211日,中央军委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继续指挥渡江战役。2月中旬,三野在贾汪召开了第二次师以上干部会议,称第二次贾汪会议。会议具体部署了渡江作战任务,并学习了有关政策。会上确定渡江后谭震林负责率领七兵团接管浙江,成立以谭震林为书记、谭启龙为副书记的中共浙江省委筹备委员会。随后,谭震林、邓小平、陈毅参加了于35日至313日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期间,谭震林参加了朱德主持的军事小组会议。

总前委在蚌埠东南的孙家圩子召开渡江作战会议,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谭震林对安徽沿江地区进行了大量调研,为总前委确定渡江的时间、地点和作战手段做了大量具体工作。总前委决定渡江部队由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组成,谭震林负责指挥中集团。总前委的渡江战役指挥部就设在合肥附近的瑶岗,由陈毅、邓小平坐镇。

41617日,在各渡江部队基本准备就绪的情况下,谭震林到瑶岗总前委指挥部与陈毅、邓小平共商渡江的具体时间,并向中央军委报告“20日后开始渡江作战,到22日全部投入夺取南岸的总行动”的计划。中央军委复电决定20日开始攻击,22日实行总攻,一气打到底。

420日晚,谭震林向中集团发出开始攻击的命令。中集团的七、九两个兵团万炮齐鸣,江面上万船齐发。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军的先头部队从不同江段强渡。当晚中集团就有20个团渡过长江,在无为沿线实施中心突破。总前委通报“420日夜到21日晨,七、九兵团先头部队渡江顺利完成”。22日凌晨1点,中央军委发来贺电。

422日晚,谭震林、王建安、吉洛(姬鹏飞)率七兵团指挥部坐船渡江。行到江心,突遇从安庆向南京逃窜的国民党军舰。敌舰发现我渡江船队后,枪炮齐发。谭震林等人一方面指挥船老大躲避敌人炮火,一方面指挥警卫船迅速组织火力还击。

23日南京解放。24日谭震林下令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三十三军策应东集团作战,划归粟裕指挥。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军则在谭震林、王建安指挥下多路分进,直指浙江。53日,国民党军全部逃出杭州,我军随即入杭州。谭震林命二十一军迅速占领钱塘江大桥,并命七兵团指挥部向全体干部、战士宣读《入城守则》。其后,又在西湖边召开各军军长、政委会议,命令二十三军负责杭州警备,二十一、二十二军则分别向浙南和浙东进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解放全浙江。

早在第二次贾汪会议后,谭震林就开始了接管浙江的准备。他和谭启龙一起找浙江籍和在浙江工作过的同志了解情况,选配省、地、县各级领导骨干。然后让谭启龙到蚌埠带领8000干部渡江南下浙江,与长期坚持斗争的当地干部配合,做好接管杭州和浙江的准备。渡江前夕,又指示谭启龙带领一万多人的干部团一同渡江,奔赴杭州,接管浙江。56日,中共浙江省委成立,谭震林任书记,谭启龙任副书记。至此,谭震林的主要精力转到了全面主持浙江省的党政军的工作中。

 

何小鲁:第三十五军与南京解放

 

19481029日,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何克希带领三套完整师的班子和十三套完整团以下干部走马上任,负责用和平方式按照解放军的制度把国民党九十六军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成效显著。194812月中旬,三十五军奉命参加淮海战役,一○五师师长何志斌主动请战,率一○五师开赴淮海前线孙庄。19492月整编中,鲁中南纵队两个师1.4万人与原九十六军合编,每个师保留了原九十六军一个团,彻底完成了对原吴化文部队的改造。三十五军改造吴化文部队的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1949311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第一条肯定了“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吴化文、曾译生式的人民解放军”。

19494月渡江战役中,解放南京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三十五军身上。在南京地下党和人民群众支持下,三十五军于23日夜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城,把红旗插上了总统府。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插曲。在一○四师炮营按原定作战方案正要炮击范旭东创建的永利厂时,何克希政委传达了毛主席不许炮击永利厂的电话指示。部队煞费苦心联络护厂工人,把敌人引出厂区予以消灭,保护了这座化工厂。

何克希战后说:“能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圆满地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这是我们军最大的光荣。”

 

李彤妍:渡江战役随军有感

 

我的父辈是跨过长江、解放南京城这场伟大战役中的一员。随后,两岁多的我也到了南京。

我军占领总统府、解放南京城后,在毛主席、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的第二野战军接管南京城,之后,刘伯承任南京的首任市委书记兼市长。

听母亲说,在我们驻守南京的几个月里,指战员见识了总统府,住进了“政府军”的营房,部队也算开了洋荤。很多战士从农村到大城市,还闹了出不少“笑话”。战士们没见过抽水马桶,以为马桶里的水可以舀着喝;有的人坐在马桶上大便不出来,要蹲在上面,上了厕所不知道怎么冲水;没见过电灯,以为和煤油灯一样,踩在椅子上凑到灯泡旁点烟,不知道怎么关灯,干脆就把灯泡砸了……鉴于此,部队对指战员开展爱惜营房设施、学会文明生活的教育。驻守南京期间,部队一边警备一边整肃,战斗力有了极大提高。但刚刚安定下来没几个月,刘、邓大军就接到命令,以昂扬的斗志挺进大西南。于是,随着部队行军转移,就成了我幼时的“光荣历史”。

 

江旅安:解放军

渡江战役胜利的原因

 

渡江战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实施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的结果,是我军全体指战员执行中央和总前委制订的战略方针政策,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结果。二是我军针对渡江作战的特点,进行了周密充分的准备,确保战役目的顺利实现。三是大力开展战前政治动员和政策纪律教育,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夺取军政全胜的保证作用。四是党政军民齐动员,组织多层次的综合打击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作战能力和人民战争的威力。当时,我军缺乏渡江作战的木船和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船工和水手,在群众支持下,这些困难被一一克服。渡江战役的胜利,还是江南游击队和地下党积极策应和配合作战的结果。他们对长江南岸地形和敌人布防情况进行侦察,获取敌人江防图、城防图,策动江阴要塞起义等。

 

王晓建:国民党军

为何守不住长江防线

 

国民党军为何守不住长江防线?从军事上分析有如下原因:

一是国民党江防部队兵力处于劣势。1949年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前,国民党军尚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除去特种兵和机关、学校等非战斗人员,作战部队兵力达146万余人。而此时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增加到358万余人,其中野战军218万余人。解放军即将投入渡江战役的兵力是多少呢?长江以北主要由第三野战军组成的东突击集团和中突击集团兵力65万余人,主要由第二野战军组成的西突击集团兵力35万余人,此外还有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12万余人陈兵武汉以北、以东的长江北岸。且国民党的146万作战部队部署于东起台湾、西至新疆的绵长战线间,战略上根本没有办法组织切实有效的防御。真正部署在长江南岸的为115个师,兵力70余万。尽管国民党军还有海军海防第二舰队、江防舰队及空军4个大队300余架飞机协助守江,但其兵力方面的劣势仍然很明显。

二是国民党领导集团、统率机构处于混乱状态。自蒋介石19491月“引退”后,国民党的党政领导集团和军事统率机构就处于高度混乱状态。名义上,李宗仁居住南京理政,可政府机构行政院却远迁到了广州;蒋介石虽系“卸任总统”,却仍保留“国民党总裁”头衔,照旧掌握实权发号施令。在这种“一国三公”的乱局中,军事统率机构也难有作为。指挥长江防线的两大司令部—嫡系将领汤恩伯任司令长官的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只听命于蒋介石;桂系将领白崇禧任司令长官的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则主要听命于李宗仁。两大司令部所统辖的部队很少互相策应、协同作战。一旦江防被突破,蒋介石、汤恩伯即命所部退据上海,想长期固守上海以待时局变化。而李宗仁、白崇禧指挥下的部队却以力保广西老窝不失为重心。

经近3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军被歼灭300万以上,许多江防部队都是新组建或是被解放军歼灭后重建的。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不可一世的“五大主力”—整编七十四师、第五军、十八军、新一军、新六军,至淮海战役结束时都已遭解放军歼灭:整编七十四师在山东孟良崮覆灭,重建为七十四军后在淮海战场又一次覆灭;新一军、新六军在东北战场被歼灭;第五军、十八军在淮海战场被全歼。国民党统帅部虽在淮海战役后重建了十八军,第二次重建了七十四军,但其战斗力都不能与当初的“五大主力”同日而语。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六师是嫡系部队,1947年在鲁西南战役中顽抗多日,被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后重建为六十六军,也划入江防部队,但其在渡江战役中的表现与原整编六十六师判若两军。至于重建的非嫡系部队,如八十五军等部,原本就装备差,士气低,怨言多,重建后的战力就更打折扣了。一些新组建的部队虽装备精良,可是从没经历过战阵,打不成硬仗,往往一触即溃。

三是国民党军江防部队士气低落。解放军的渡江部队早已喊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响亮口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军自上而下弥漫着失败情绪,士气低落。国民党的宣传机器虽大肆宣扬东汉末年曹操83万大军在强渡长江时惨败,不习水战的元朝军队两次渡海出征日本失败,但国民党军江防部队的多数官兵还是不相信长江防线能挡得住解放军。420日夜,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至422日下午,已渡过长江的部队多数还未攻占国民党江防守军的纵深阵地,汤恩伯却已下达总退却的命令。此令明显缺乏斗志,引起国民党军统帅部部分高级军官的不满。

 

徐蕾:百万雄师

“渡江第一船”

 

关于“渡江第一船”,曾众说纷纭。20世纪80年代,繁昌县党史办的吴幼清经考证,最早确认了渡江第一船登陆点为繁昌县夏家湖。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记载:21时许,第二十七军第一梯队在荻港至旧县之间登岸,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军的防线。第七十九师第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五班所乘木帆船,首先在夏家湖附近登上南岸,成为百万雄师中的“渡江第一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征战纪实》记载:21时许,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首先在夏家湖附近登陆。该班4名同志在架梯攀登陡崖时,梯子被敌炮火炸断,战士李世松以肩扛梯,全班互相拉拽攀扶登上崖顶,向敌发起冲击。该班所乘之船成为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

以上是有关1949420日晚,解放军中集团第七、第九兵团第一线部队最先在赣皖苏等沿江一带登陆时间和地点的权威记载,这一重要发现使“渡江第一船”的历史面貌准确展现在世人面前。

《繁昌文史资料》记载:1949420日晚1920分前后,解放军中集团隶属的第九兵团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原济南第一团)开始陆续从江北无为县白茆洲的沟渠中拖出隐藏的船只,一字排开,泊于江畔。其中一营三连指战员已经整理好船只,蓄势待发。该连每船配备一个班、一个机枪组,另有6名船工及连排干部,共20余人。大家焦急而兴奋地等待着进攻的号令。

因通讯员将上级“听令开船”的口令误传为“立即开船”,三连二排五班那条船在班长刘德翠率领下,率先冲了出去,旁边的船只也紧跟其后开始渡江。全团上百条船驶向江心,冲向长江南岸。在五班的船距离南岸只有100多米时,国民党繁昌江防守备军八十八军所部发觉了船只并立即射击。该船冒着枪林弹雨,毅然前行,于21时前后在原繁昌县夏家湖靠岸。这一地段江岸崩塌造成地势陡峭,又因枯水期江岸到江面落差较大而攀登困难。首先到达岸边的战士立即架梯攀登,可梯子很快就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战士李世松迅速以肩扛梯,全班同志踩在他的肩膀上,登上被炸短一截的梯子,互相推拉着登上陡峭的南岸,向国民党守军发起冲锋。在第一道壕沟和江边地堡被占领后,五班按照事先布置,打出三发红色信号弹。渡江第一梯队团长王景昆和参谋长单文忠正乘船在江心指挥,看到信号弹后,马上向七十九师师部汇报:“饭做熟了,饭做熟了!”这是约定的联络密语,意思是“登陆成功”。此时是2115分。

事后,刘德翠班的船只因通讯员误传指令而提前出发,被一些人认为属于违纪,上级决定不予褒奖,也不予宣传,致使勇士之名和老船工姓名鲜为人知。但由于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所乘之船最先到达并最先登上长江南岸,因此被称为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

(责任编辑 王双)



相关链接东方网新华网中青网凤凰网21CN新闻中经网中广网南方周末博客日报新民网中国网大洋网南都网中华网
凯迪网南方网文新传媒人民网中新网文史天地星岛网千龙网环球网
E_mail:yanhcq@126.com